• Jun 02 Thu 2011 19:10

不知道從哪一年起, 我發現我好愛花, 不是園子裡靜謐著的, 而是花店裡斑斕著的.
以前總是會在遛狗時順道去花店, 然後抱束百合也好, 或者當天在店裡看中眼的花雜會家, 給媽媽插在廚房早餐桌的水晶花瓶.
在德國的時候, 會繞去傳統市場, 在花市挑一束雛菊, 各種顏色的, 插在房間的玻璃花瓶裡. 冬天冷的要命也要開窗戶讓花透氣.
如今不用自己買花, 生日, 情人節, 期末考, 或者忽然哪一天, 小j會出奇不意地拿著幾朵玫瑰, 或者蘇格蘭薊, 站在大門等我.

無論是台灣一層層玻璃紙, 紗紙, 粉彩紙的盛重包裝, 還是德國牛皮紙的簡約, 抑或英國一層印有圖案的塑膠紙, 捧著花的感覺總是讓人滿足.
長在路邊的花, 與世無爭, 花店裡的花, 好似垂死之人的迴光返照, 怎麼樣我都想好好看著他們走完最後一程.

花不謝完我是我不扔掉的, 以前曾經試過幫花土葬, 因為想到要在瘀臭的垃圾袋裡無法逃脫, 我如同身受似地給壓迫到喘不過氣來. (童年時期的兩陰霾, 一是小一時第一次養蠶, 要破蛹時被媽媽扔了, 二是小三時, 趁上學時, 奶奶把我養的蝙蝠連箱丟掉了.)
或許儂今葬花人笑癡, 花草芸芸, 本來就是被大多數的人糟蹋的.
中學時跟一女友鬧翻, 就是因為她愛摘花.
最近放假, 眾人紛紛打包回家, 看到大家平時無事閒情買的盆栽, 花束, 活生生的遭人丟棄在垃圾桶內, 遭惡意乾死等等, 心中一口氣不知怎麼透.

植物不似動物, 有眼神, 有聲音, 至少會勾起人類的惻隱之心. 但不代表他們是死物, 是擺飾品, 是不須花心思也不須給予尊重的.
(類似的情況還有魚! 大家都說鬥魚好養, 賤賣鬥魚.
到底, 鬥魚的求生能力跟意志, 不是為了讓人類養在透明小塑膠杯裡, 從來不餵食, 而具備的.)

哎哎, 明明開頭是花, 最後居然以魚收尾...


Mlle. Fox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咳, 我知道這樣會很犯口德, 但還是得抒發一下.
要不我覺得我都要瞎了!!!!

我這個人還滿喜歡看美女的, 平時點閱相簿時看到誰長得不錯, 無論是清湯掛麵, 是做作裝可愛, 還是濃妝爆乳的, 只要不傷眼睛, 我就會點下去.
不過, 還有一個會讓我點下去的, 就是醜女--- 準確來說, 是特意打扮後看起來很礙眼的女生. (做什麼還要看, 畢竟打扮後沒人看也是種空虛吧?)
就算知道明明我會覺得不愉快, 會想著"怎麼能這樣難看", 會不理解, 我還是會像中毒似得看下去.
這跟我自個喜歡咬破嘴後趕緊塗上會讓整片嘴唇刺痛到麻掉的猛藥是一樣道理, 怎麼看都是個自虐型.

漸漸發現台灣的風氣就是要露.
人不在台灣, 本來以為那僅限於電視節目而已, 還一時羨慕過, 畢竟我本也是個裙子褲子不短不歡的人, 在蘇格蘭一小鎮, 一年四季能真的露到腿的也不過七八月.
這些日子透過fb, 發現, 呀, 原來不是上電視的時髦女孩才這麼穿, 是普羅大學生, 都趨之若鶩.

那很好, 好看的人穿什麼總是好看, 頂多有老派的人會皺鼻子, 覺得暴露沒氣質.
畢竟細腿細手, 豐胸幼腰翹臀, 青春就是本錢, 現在留白到了三十歲就真的是白的了, 那時想說少些都要被笑是不知老.
不過我好想告訴那些, 粗手粗腿, 身上好些肉都有些垂墜感的女生, 求妳們啦, 沒那個本錢, 就不要穿那條褲子, 也不要那那雙鞋子, 更不要擺那些pose.
放上網是要被人笑的.

由大腿到小腿看起來像根標準蘿蔔好炫耀嗎?
褲管壓腿處跟鞋筒接腿處的地方看起來尤其痛苦, 米腸呀, 不說米腸我也想不到第二個詞.
穿短裙開高衩好性感嗎?
大家都喜歡說, 來, 照張性感的! 露腿的! 然後站成一排, 裝模作樣撅起臀部抬起條腿, 模仿酒店公關似的.
哎, 不要說風氣偏了, 什麼不嚮往, 偏嚮往小姐, 就是小姐她們也當不上!!
不瘦不白不緊實, 為什麼偏偏要以自曝其短而不為辱?

我不是歧視身材不夠標準的人, 也不歧視不會打扮的人, 不過我不懂盲目扮像的人.
時尚不是名貴的牌子, 而適當打扮是種生活態度.
藉由之, 一個人可以保持自己最有自信的樣子, 亦可展示自己最滿意合宜最俱自我的一面.
除非她們的自我是扮醜囉? 不然不懂得截長補短, 反而總是盲目自曝其短的人, 真的讓人好氣好笑好厭煩.

Mlle. Fox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可能我這個年齡層就是邁入那個介於不老不少區域的開始吧, 大家做什麼都顯得怪, 想想又不怪.
尤其是婚嫁.

出乎我意料之外, 真的真的出乎我意料之外, 我身旁居然有六對朋友陸續在兩年內訂婚了, 有台灣的也有英國的, 其中三對還結婚了, 甚者, 兩個也做了孩子的媽了.
這跟我小學同學的哥哥在廁所把女友肚子搞大可不是同回事哦.
大家是良好大學讀書, 遇到喜愛的對象, 交往後經由求婚, 方定下來的姻緣.

所以我更驚了.
二十歲出頭的兒女們, 在方懂得愛情美好的年紀, 居然已經勇於給予承諾且毅於付出實行了.
跟我同齡的女孩們, 在我還怯怯於踏向未來時, 她們大步跨著我沒敢想走的方向.

我加倍得支持, 也加倍得祝福, 因為我不懂得, 到底這樣相信著在沒有穩定的經濟基礎下的愛情是他們的覺悟, 還是就連那覺悟本身都是屬於青春的天真.

瀏覽著照片上的笑顏, 鑽戒, 婚紗, 小情侶的幸福閃得讓我心痛.
這該是人生最快樂最有展望的其中一個時刻吧!
我這個人在幸福的時候總是想哭的, 因為知道會永留恆的只有鑽石, 不是人心.
於是無論未來是更好或更壞, 人總是要在當下最快樂的時候落淚的.

當女友們都默默著籌備著終生大事之餘, fb上的男生朋友們這一兩年也紛紛都去當兵了.

想想總是會笑.
是呀, 要是在古代, 這個年紀的孩兒, 女大當嫁, 而男子漢, 就該去保衛家園.

Mlle. Fox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英國王子的婚禮說是世紀婚禮真的不為過, 在世界兩億人口的注視下直播, 不愧是這位身為大眾偶像的王子中的王子.
而在St Andrews, 這個當初王子與王妃相遇進而交往的起點, 這個大學城, 最近在全球的曝光率應該已經打破在高爾夫界的程度了吧. (按: St Andrews是高爾夫的發源兼夢幻舞台)
在全球都沸騰的同時, 小鎮本身也籌劃了兩天的慶祝活動, 而且是盛大的, 會有SNG連線播報的那種.

於是, 我買了wedding eve的ceilidh(蘇格蘭社交舞)入場票.
偕同友人y君共舉附宴.
因為知道是慶祝活動, 而且有電視台來拍, 所以兩人喜孜孜地, 兩人都做了打扮.

是辦在the quad, 這大學城最有歷史意義的地點, 包含每年的開學舞會, 畢業舞會, 重要人士的演講都是在這舉辦的.
在入口處我們就看到大批著全套蘇格蘭裙的民眾, 方意會到這場慶宴的隆重性.
這些蘇格蘭禮服畢竟一套都是一兩千鎊, 婚喪喜慶必穿的.
不過這個印象在入場後, 拐了個大彎.

怎麼說呢, 就像森林的小動物在歡慶吧!
最恰當的比喻大概是平成狸之戰中的狸貓慶典吧(隨便哪場都可以).
(照片是兩曲間休息時拍的, 所以人也就少了.)




本來以為是來看舞團跳舞的, 腦中已浮現亂世佳人, 傲慢與偏見或愛瑪中的場景, 開場後看到眾人紛紛攜手步上草皮才知道, 原來這是個舞會, 我們就是舞者!
而舞團也不是沒有, 每隔幾首便會穿插一兩支花式表演舞.
四男四女, 有老有少.
這是我四年來第一次看見這麼pro的ceilidh, 輕盈的步伐很敏捷地移動著, 踩點勾腿, 所謂的屏息就是這種時刻吧? 一個呼吸一個眨眼都要漏了細節.

現場有很多老人小孩, 還有道道地地的蘇格蘭學生團.

老夫老妻老友們結伴而來, 占了總人數一半一上.
要說的話, 我們健身是打太極與土風舞, 他們就是ceilidh吧.
到最後有幾場我已經喘到呼吸肺部都有點刺痛了, 老人們還是很懂得運氣之道地不疾不徐.
值得一說的是, 我一開始就注意到兩位頭髮白花的老奶奶, 衣著相似, 瘦瘦的, 人也很相似.
那時想到, 跟我有過一起養老的夢想的m君, 如果我們真的有如這兩位奶奶般地實行了, 那真的很幸福呀!
後來又想到, 她們也許是對感情很好的親姊妹吧? (我知道Nilroth要是在這也會很興奮地跟我一起去跳舞的.)

在草地上盡情奔放的小孩子們就有點詭異了.
舞會跟演唱會是輪流進行著的, 而演唱會時民眾要的話還是可以自由跳舞的.
然後我就注意到那群孩子了..., 他們難不成個個都是體操培育班出身?!
跟斗非得側翻, 倒著翻, 而且還次次都連續翻好幾個.
還有兩人背對背勾著手, 從對方背後翻過去的, 我那瞬間差點以為其中哪個的手臂就要脫臼了!
嘖嘖, 小孩子如此腰力, 未來無限潛力啊~!

很多中年夫妻, 或者少年情侶, 一曲又一曲地跳, 臉上笑得很燦爛, 不用聽他們說話, 也不用過度黏膩的親密動作, 光看肢體默契就知道他們愛意正濃.
學生們也是, 無論是舞曲還是演唱曲, 都群聚著玩樂著.
還有幾對父女共舞, 我看著他們邊跳邊聊天, 不禁覺得, 嚴父形象根深蒂固的亞洲果然很少有這樣的呀.
文化真的很美, 我想他們就是這樣跳過來的, 也會一直跳下去吧.

我有跟小男孩跳到, 勾手轉圈的時候要放慢腳步, 怕拉太大力他會跌倒.
有跟高中女生跳到, 她美得讓我不敢直視, 白皙的手臂細得讓我也不敢過度施力, 一輪下來覺得臉都要紅了.
有跟老人家跳到, 他們完全不喘的氣息讓我很心虛. 老奶奶們拉到我冰冷的手的時候總是驚呼連連, 一連串妳冷不冷的問候, 以"妳這可憐孩子"的語氣.

另外, 就是蘇格蘭裙下的秘密.
雖然說穿蘇格蘭裙時一般是不穿內褲的, 但究竟實不實踐還是看個人.
在一支與一位蘇格蘭男同學的舞時, 每每轉圈我總是看到他身後大片的裙擺飛揚, 是啪地撲飛上來似的, 飛得原本兀自在意短短裙擺會不會飛太高的自己都情不自禁地改成擔心他的了. (話說他長襪裡插了一把刀, 好帥呀!)
然後也情不自禁地暗暗好奇從他身後看到底會是什麼景象.
(後來倒是看到另外一對蘇格蘭情侶之男伴轉圈的背影, 嗯, 果然沒有穿內褲.)

這位一開始邀舞後還想安撫我說不會很難跳的史提夫在曲中後帶著有點出乎意料得讚賞表情跟我說, 你跳得很好耶! 應該多跳才是.
哇哈哈, 當然的了, 這些年來去舞會可不是跳假的的!

現場有幾攤小販, 於是還是不免俗地買了些垃圾回來.

Mlle. Fox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 May 03 Tue 2011 02:34
  • fucker

方才在fb上看到幾個fan page, 都是在慶祝賓拉登被美國特種部隊狙殺身亡, 更指名他是個fucker, woo!

說真的, 我一點也不覺得美國是受害者, 儘管我也不贊成恐怖攻擊.
簡單說, 美國會被攻擊根本是自找的.
誰要美方二戰後為了安置猶太人, 硬要把他們插在一群阿拉伯人之間.
(不要說什麼那裏是聖地, 是以前的家. Hello, 現在有居民好嗎?
美國政府自己怎麼不試試把大片土地還給被他們盡趕入自治區的印地安人?)

造成人家的衝突, 又常常愛跳進去一起打, 好似打在他人土地上自己肉不痛一樣.
就這樣一次人家也派飛機炸你一炸, 就彷彿天塌掉似的, 大規模進行報復.
你一開始不去欺惹人家不就沒事了嗎?

現在你又自個兒決定去狙殺他, 好像什麼英雄一樣.
不是應該交給國際法庭嗎?
我從來沒聽說過, 法律是允許被害者家屬可以直接手刃加害者的.
(話說拿被害者來比喻已經算仁慈了, 是說這個被害者也不是沒加害過對方)

更令人厭惡的是, 美國彷彿嫌自個兒境內的種族分化不夠嚴重, 硬是要將這種仇恨擴及到全世界.
這十年內全世界的人在不知不覺中對於阿拉伯世界看法的改變之大, 讓我惶恐.
是真正的, 對感受到人在政府操弄下所顯現出來的愚昧和微渺感到害怕.

對於fb上的言論, 我按了舉報, 原因是他是針對種族的hate speech.
但最後卻不敢按下送出, 害怕資料外洩遭到報復.
咿! 什麼世界!?

Mlle. Fox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幾個禮拜前經過某教學大樓前, 看到十幾個人舉著版子抗議戰爭.
默默地, 沒有人潮, 沒有記者, 只有小鎮上總是閒著的警察全員.
我很是激賞, 對於這種表達的精神.
本來想回家放完東西就去加入, 但踏進家門後瞬間就懶散了.

總覺得聯合國說到底就是群好事人的聚集, 探鼻探首地, 對人家的家務事指指點點, 甚至乾脆跳進去攪和一番, 還沾沾得意地想要點報酬什麼的.
這些人吧, 不是讀歷史就是國際關係出身的, 真希望他們能好好實踐鑑古知今的理念.

一個國家的組成背後, 有的是他錯綜的文化歷史.
這樣的組成, 總不會以為過程是風平浪靜吧?
由五十幾個民族組成的中國不就花了五千年, 以武制, 以文教, 最終不同民族才對國家有了認同感嗎? (遑論新疆問題與愈來高漲的民主意識使得"國家和平"還在進行中了.)
光看台灣小小一個島這一百年來, 可以因為殖民, 抗戰, 極權, 離間而分化得這麼嚴重.
西方各國也是經歷了幾百年的戰爭, 直到被兩次世界大戰震驚到, 局勢才好好安頓下來. (而且一次還不夠, 要兩次!!)
只有年歲過淺卻發展太快的美利堅才視族群械鬥為日常生活, 動刀動槍存屬正常.

身為反戰人士, 我並不認為戰爭是可以避免的, 更不覺得是該由以暴制暴的方式去鎮壓的--- 尤其是外來的"暴".
本來嘛, 人與人之間就不是完全和平的, 但人會在爭吵的過程中受傷, 療傷, 久了便進而演化出較為良性的爭執模式.
武力是身為動物的人類最根基的解決模式, 理性呀談判等等則是歲月累積的學習成果.
而所謂學習, 是純屬修行在個人的領域.

西方各國不也是這樣經歷來的嗎?
法國沒有獨裁過嗎? 英國沒有血洗地方, 鎮壓過革命份子嗎?
曾經教廷也是如今大老美國以正義為理似的以天理為理, 最後不是歐陸各國亂七八糟地打成一團, 戰事長過一世紀嗎?
這也不是什麼太久遠的事, 奧匈帝國與鄂斯曼帝國的瓦解也不過是20世紀初的事.
然後現在他們自己是不打了, 學懂了, 然後看到文化不同的中東因受到洗禮與衝擊而漸漸走向同樣的路, 忍不住便好事地想指點, 還是以"敬酒不吃便賞你罰酒"的心態.
或者更差, 只是看中有錢人家家裡亂, 便想趁機去摸幾下, 看能不能順手摸走些東西.

說到底, 難道他們不懂嗎?
被他們調停過的國家哪個最後停戰了?
從以巴到伊拉克, 我只看到被加深的衝突.
從中東民族間的衝突變成西方世界與阿拉伯世界的衝突.
是為國家主義強力發送propaganda下的犧牲.
他們說這種比獨裁好, 說拯救了很多無辜百姓, 但這怎麼能是長久之計? 衝突之外更增怨恨.
一個國家的統一歸根究柢是一個國家的奮鬥, 所謂的融合是沒有捷徑的.

之於和平, 衝突是必要的, 暴力也是必經的, 也許風雷交加吧, 但是在雨過天晴之前, 我們不需要自以為是的干預.
記著, 無為而治.

之於和平, 衝突是必要的, 暴力也是必經的, 也許風雷交加吧, 但是在雨過天晴之前, 我們不需要自以為是的干預.


Mlle. Fox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就像金巴老師(?)說的, 人這個字是由兩撇組成的, 一如人活在這個世界上, 是不可能獨自的.
又如<<愛無比荒涼>>中看過, 今天回家時的你與出門時的你已經是不同的人了.

分分秒秒地感受著熙熙攘攘萬萬千千的我們, 均是無時無刻不在變化的個體.
因為活著, 我們非得move on.
因為move on是個人的事, 途徑速度一有落差, 身旁的夥伴總有不是先行就是落下的可能性.
因為我們持續活著, 所以必須分離.
而且因為我們不是單獨地活著, 所以必須交往.

再見了, 朋友.
再見了, 情人.

對於注定要與你們分別, 我不想狡慧地辯解說那是禮物還是回憶云云.
就連埋怨整體事件的殘忍性, 也只是他人眼中可笑的愁思罷了.

而儘管如此, 還是不斷地與陌生人建立情誼, 交了新的朋友與新的情人的我, 是多麼的勇敢呢?


***********************************************************

前陣子看了花水木, 因為哭得太嚴重, 還得分成三次才看得完.
今天看了隱婚男女, 雖然很喜歡陳奕迅, 但最後心情惡劣到必須先停下來打篇blog抒發.(就是這篇..)

總覺得, 感情就是條水路, 不划槳就會被捲入漩渦.
划槳了, 前頭數不近的暗礁.
有時看明白了眼前就是座大冰山, 但為了不被捲入漩渦, 我們只好繼續划槳, 心中暗暗希望自己是幸運是特別的, 就是那1%倖存的機率.

Mlle. Fox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 電腦裡存在了這首.
不知道是Frank Sinatra什麼時期錄製的, 很是很清朗的男聲, 是我鍾情的類型, 聽了真的覺得很青春.
一直都很喜歡這首.

Youtube的影片是他比較成熟的時期了.

風氣.
如果要我選擇, 30年代的美國, 與60年代的英國, 我一定會不知所措吧.
這與對於平安時代, 幕末時期的幻想, 對於人文起飛15至18世紀後法國的憧憬, 又是不同的了.

比利時與荷蘭旅行的時候騎了一輩子總和最多的腳踏車了.
大概是追風的感覺, 讓我覺得很young吧.(笑)

Mlle. Fox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耶! 上上週, 我交出了大學生涯裡的最後一邊報告, 自此到考試, 心理學只剩下臨床實習了!
為了這些相連到天涯的due days, 我除了心理外, 其他修的課沒八百也有五百年沒去上了, 最後要是因為缺了一些莫名其妙的學分不能畢業, 我就要哭死了.

然後渾渾噩噩地放了一個禮拜的假.
明天, 我要去"一直很想但總不覺得自己真的會去"的Bruges跟Amsterdam, 想到小j忽然跟我提起旅行計畫的那刻, 真是驚中帶喜, 喜中帶歡.

跟小j旅行就輕鬆了.
我只要做好女人該做的事就好了: 試穿衣服, 挑選首飾鞋子配件, 塗塗指甲油, 然後整理化妝包.
最後趴在電腦前, 無精打采著等著出門前化妝.


Mlle. Fox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Apr 04 Mon 2011 09:09
  • 心跳

我可以公然對同性好友大喊, 我好喜歡你! 太愛你了! 你最懂我了!
也可以對進化到同性等級的異性說, 不愧是你, 懂我!
但是, 對於那些真的很欣賞的異性朋友, 光想起心臟就好像多跳兩下的異性朋友, 卻說不出口.

我可以簡訊不斷, 相約出遊, 夜宿喝酒, 甚至交換點小情小意小曖昧, 但是卻不敢爽朗笑著認真說喜歡, 因為不是問心無愧.
異性朋友不比男友, 他們不會任我呼來喚去, 不會在生活細節處處關心, 也不會在特別節日準備甜蜜的慶祝, 但是相處時, 他們總是有一兩個體貼來引發我的感動, 因為意外.

我不願犯賤地想, 好的家裡擺, 更多的外面找.
我多次告訴自己, 珍惜拿在手中的幸福.我想抓住我的心, 讓他不會在不小心回憶的時候亂甜蜜, 然後隱隱作痛.

*************************************************************

看了>, 想起以前寫下的筆記.
儘管不是要驚心動魄才叫愛情, 恬淡的日子還是讓人懷疑, 是不是只是因為不痛不苦?
男友最為可貴的是, 在他面前我無須做作.
不失情人的寵溺, 卻又似家人一般.

但是心跳. 是這樣麼? 面對越熟悉的人, 心跳的頻率越是低卻; 對於不那樣熟悉的人, 反成盡心盡力地去做個印象.
我不願歸咎於新鮮感.

咳, 好似漣漪, 不宜過強, 也不宜太弱.


Mlle. Fox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009夏天。電扇是良伴
Mlle. Fox
  


Oxford是吵著要養狗的我的生日禮物.
那時候住在苗栗, 假日時去爸爸工作的台中, 花了一整天在台中大大小小的寵物店裡繞來繞去, 最後小孩都在車子後座睡著了, 爸爸才在一個家選中了, 寵物店老闆特地去養狗場抱來的, 剛出生卻有很好的胸骨的Oxford.
差一點, 在我整個傍晚的吵鬧下, 抱回家的就是一隻巴哥了.

幾個禮拜大的Oxford很怕晚上自己睡.
自己在Zalacata房間裡台糖的紙箱, 小小的他還不夠力氣撞倒紙箱, 會哭整個晚上.

再大一點之後, 幾個月大的Oxford學會了上下樓梯--- 一開始怎麼樣都不敢下樓的他, 在有一次亂小便被媽媽追打時, 情急之下一個衝下, 從此以後就會下樓了.
一天晚上, 已經移居到睡在頂樓的他, 不知道怎麼掙脫鍊子, 跑下來舔醒睡夢中的Zalacata.
從此以後, 我三不五時睡前會去偷偷解開他的鍊子.

有時候我會領著Oxford去早晨爸爸媽媽的房間, 裝作是意外那樣的, 讓他找他最愛的爸爸.
那時候Oxford對媽媽真的視如無物, 跳上床後亂踩亂踏地, 還一屁股就想往媽媽臉上坐下去.
如果看見爸媽擁抱的時候, Oxford也會衝到兩人中間, 擠入, 兩腳直接搭上爸爸的腰, 篡位.
如果是橫抱著, 他會咬得媽媽的裙子, 想把她拖下來.

長牙齒的Oxford很愛咬很愛吃.
除了正當的牛皮骨頭, 他會吃橡皮筋, 吃衛生紙, 吃紙鈔, 吃隨便什麼你遞給他的東西.
Nilroth的殺人鯨娃娃是他的最愛, 剛好叼住很舒服的大小. (然後Nilroth總是急得要哭出來似的.)

有一天晚上我丟了一顆用一百多條橡皮筋捲成的球給他, 結果他一接到就開始啃, 橡皮筋很紛彩地散落, 生氣的我打了他好幾個嘴巴.
然後有一次, 我有偷偷地把, 擤完鼻涕, 找不到地方丟的衛生紙, 讓Oxford很開心地幫我處理掉.
(不過, 他很乖, 都不會咬鞋子.)

Oxford很愛流口水.
平時嘴邊總是掛著一條口涎--- 越拖越長, 等到很重了, 啪地一坨掉到地上.
大家都會叫, 啊, Oxford又流口水, 好噁心!
不過其實狗的口水乾掉後, 可以整層撕掉, 所以從小我就覺得, 被他舔過後我覺得不洗手洗臉也可以.

我跟Zalacata會一人抓前兩腿一人抓後兩腿那樣把他抓起來, 丟進放好水的大盆子裡.
然後Oxford會掙扎著翻身, 很快地跳出來, 很可愛地抖乾.
後來他長大一點, 在我們抓他會咬人之後, 我們就改成用大盆子罩住他.
然後看著他--- 就是一個大盆子到處跑.

我們會跟Oxford用毛巾拔河, 一人拉一端, 直到他後來長大兇性被激發出來了, 搶他毛巾真的會被咬.
後來我才知道, 教練訓練狗咬人就是這樣訓練.
所以是溫和的大麥町的Oxford會咬人, 大家紛紛稱奇的怪現象, 其實是小主人誤打誤撞練出來的.


*************************************************************


一歲後的Oxford彈跳力很好.
有一天Oxford神奇出現在鄰居家裡--- 驚奇之下, 我們推論他可能是從陽台地上跳上洗衣機, 然後跳到鄰居的陽台, 然後用鼻子頂開沒上鎖玻璃門.
然後, 社區裡的空泳池一直是他的運動場, 無論是小孩池, 1點多m的, 或是2m深的.
本來, 在我們跑到兩尺深的池玩得時候, Oxford都只能在邊邊俯瞰我們--- 可是忽然有一天, 他神速地跳進大池裡, 然後神速地跳出.
從此以後, Oxford就更無拘無束了.

Oxford對雷射光很有反應, 總是追著紅點到處跑.
還小的時候他會拼命去聞, 去追蹤, 去咬.
幾個年頭之後, 他終於發現那道光是我們弄出來的, 每次看到我們拿雷射筆就很興奮.

某個晚上爸爸發現Oxford腳的關節怪怪的, 走路的時候前腳都舉著, 原來是出去玩的時候被什麼弄傷了.
確切怎麼樣不記得了, 不過因為不能縫合, 要用釘槍釘就對了.
那天Oxford一開始還沒感覺到大事不妙, 直到嘴巴被用毛巾綁住, 然後被幾個大人壓制住.

等到他一歲多, 我們就讓他搬到院子住了.
Oxford一直以為自己是人, 除了睡覺是仰躺, 他跟其他狗也處不好.
院子裡特地為他蓋的狗屋, 有兩扇窗戶, 底部是墊高所以不會淹水的, 大得我們全家人進去都能活動.
可是Oxford不喜歡. 他每天用手搭著窗架, 直立後腿看進客廳窗戶, 然後從早叫到晚.
後來搬家也是, 再搬家也是, 總是從院子看著我們, 一叫叫了十幾年.

就算搬出去住, Oxford還是不會自己吃飯, 盯著盤子非要我們用手餵他才吃.
以前最經常用奶瓶餵未斷奶的Oxford喝奶的Nilroth, 後來也是最有耐心, 在黃昏的時候, 蹲在院子裡, 餵他吃飯的.
想想這樣的Oxford, 後來居然變得這樣愛吃.

美勞老師帶他的臘腸狗臭妮來玩.
比Oxford老個兩三歲的臭妮只有Oxford的頭那樣再長一些, 可是Oxford嚇到驚慌亂竄, 想逃進兩層大門的夾縫間.
又, 有一次在外面遇見另一隻大麥町, 很穩重的三歲, 一歲的Oxford蹦蹦跳跳, 用手拍人家的鼻子.

在鄉下真的很健康.
每天放學做完功課, 我們, 大概從三點吧, 會在外面玩到五六點才回家準備吃飯.
在Oxford還不會亂咬人的時候會跟我們一起跑動跳.
有一次Zalacata跌倒了, Oxford過去舔舔他.
後來長大一些, 記得有一次我抱著Oxford哭, 他也幫我把眼淚舔掉了.(鹹鹹的好吃嗎?)

我的初吻對象, 而且是激烈的牙齦都發麻的對象, 正是Oxford.
從此以後, 被他的舌頭舔到臉, 我的牙齦都很麻.

除了爸爸, 小時候只有我會跟Oxford的牙齒玩.
他不會咬我, 會一直把我的手吐出來.
拉起Oxford嘴邊的皮, 露出森森白牙, 好似一個笑臉.
"嘿嘿嘿, 我很開心", 總是這樣幫他配音.
媽媽每次看見都覺得很可怕.


*************************************************************


不知道是那時年紀小, 還是住鄉下的關係, 過年總是放各種煙火大把大把的放.
不過Oxford很討厭那種聲音, 只有在大家放煙火的時候, 他會心甘情願自動自發的跑進為他而蓋的狗屋裡.
有一年看了Oxford被方塊炮(丟在地上會爆炸的那種)嚇到的樣子, 就對放煙火這檔事失去興致了.

蝙蝠的聲音也讓Oxford很不舒服, 他在半夜總是會從空中抓下三四隻.
後來我養了一隻, 叫做蝙蝠Oxford, 黑黑圓圓的眼睛, 很漂亮.
一個禮拜後奶奶趁我上學的時候把他丟掉了, 我想他一定還在昆蟲箱裡.
我哭得很傷心, 悔恨到現在.
如果早些放他自由就好了, 這樣他還能自覓生路.

Oxford很怕會發出音樂的東西, 像是家裡一個整點會開花兼唱歌的鐘(到底是怕機械還是怕聲音呢?), 還有音樂盒.
小學死黨送的畢業禮物是個音樂盒, 愛音樂盒的我開心地跟Oxford分享, 結果他逃得好遠好遠.
我追著他跑, 覺得好好玩.

Oxford也很怕氣球.
有一天下課我帶著一個氣球, 踢給他要他接住.
大概是輕飄飄的動感很恐怖吧, Oxford嚇到躲到了樹後面.
最後還躲進了院子中放瓦斯桶的窄道.


*************************************************************


Oxford跟鄰里的關係一像不好, 畢竟他又會咬人, 又愛亂叫.
不過大概是被我們寵出來的.
有一天一個大叔, 抗議我們把游泳池讓Oxford霸著(反正是空的好嘛!), 說話的時候--- 儘管我們很快的叫他不要--- 把手搭在泳池鐵門上, 幾秒鐘時間, Oxford從另一個盡頭衝過來, 咬了一顆牙齒面積的小傷在大叔緊急抽離的手指上.
我(們)事後咬牙堅稱, 是大叔不聽勸告的.

然後有個奶奶, 在經過我們家門口時, 因為孫子害怕, 安慰孫子說, 不要管那支臭狗.
在狗屋屋頂上玩耍的我跟Zalacata聽了大為憤怒, 唱雙簧似的馬上對奶奶罵回去.
事後奶奶不知是不是爸爸的病人, 居然一狀告到爸爸那, 讓說話比較重的Zalacata被罵了.

Oxford有幾次跟Cambridge從家裡溜出去玩.
有天接到陌生電話, 說家裡跑進了兩隻大花狗, 問是不是我們的.
我們這才發現狗不見了.
我是去牽他們的人--- 一走進人家家裡, 他們跟我說, 看電視時, 兩隻狗一前一後就從大門進來了, 直通廚房.
走進廚房, 地上一顆西瓜, 他們正忙著到處亂嗅亂聞.

社區裡也有很多很兇的狗.
有天我想用直排輪溜坡道(我們住在山腰上), 牽著Oxford陪伴我.
上了三四段坡路, 忽然出現隻白色的狗, 好像守衛地盤那樣, 不善.
我跟Oxford說, 我們走好了, 豈知一下坡, 他奔地飛快, 我不只感覺像飛--- 有一瞬間我是真的離地的.

會咬人的Oxford連Nilroth也不放過.
第一次是有一天, 他在院子追機車的時候, 順口小小地咬了經過的Nilroth.
第二次是他被從國小回來的Nilroth來著的螢光棒嚇到--- Nilroth本來就會尖叫, 在被長大的Oxford撲跳的時候, 而我總會在她叫不要放不要放的時候, 放開Oxford去嚇她--- 那天便傳出真的淒厲的尖叫.
手臂源源流著血, 被送到爸爸那縫了七針的Nilroth, 回到家還是說著, 不是Oxford的錯.
但是心痛的爸爸, 哭著打了最愛的Oxford整晚.


*************************************************************


Cambridge是Oxford一兩歲時娶的妻, 三個月大, 說好聽是個不好看, 但半靈慧半狡詐的女孩, 說難聽是有點獐頭鼠目.
帶回來的那天, 大家都圍著被像要吃掉她的Oxford嚇到的Cambridge, Oxford則是被拴著.
我不滿大家喜新厭舊, 端了水去給Oxford, 被正教訓著Oxford的爸爸的狗繩抽中一記.

Oxford對Cambridge完全就是家暴.
最常看見他們出現的互動是Oxford把Cambridge整粒頭含在嘴裡, 然後Cambridge趴著示弱.
據說也有張照片, 是Oxford一腳踩過Cambridge, 當她不存在這樣.
後來搬到新家大樓的時候, 養不下的Cambridge送到了台南奶奶家, 我常常想, 若無其事的Oxford有發現少了一個伴嗎?

發情的Oxford很恐怖, 可以整個禮拜都不睡覺, 布滿血絲的紅眼睛, 腦中想著Cambridge Cambridge Cambridge.
我們試著把他們分開, 結果一個在樓上叫, 一個在樓下叫, 少年男女的愛很激烈.
Cambridge一年內就懷孕了, 是個不滿一歲的媽媽.
懷孕的她還是個孩子, 一點也不會保護肚子, 之後也不會保護孩子.

Oxford跟他的小狗們搶Cambridge的奶喝.
在Cambridge對兒女兇, 不耐讓他們吸奶時, 如果霸王Oxford登場, 一個壓制讓Cambridge四腳朝天, 小狗們便可分杯羹了.(不過不能搶Oxford的位)

小狗們斷奶後, 吃東西都在狗屋的屋頂上吃.
我們會爬上屋頂, 把小狗傳上去, 看著他們一起share一個狗盤--- 免得Oxford跟他們搶.
(有一次我踢了搶小狗的食物的Oxford一腳, 結果他氣得險些咬人.)
然後我們會去遛小狗, Oxford做了爸爸後一整個失寵.

全部的小狗裡, Oxford只跟一隻兒子Lucky最要好.
只有Lucky敢去找Oxford, 有時下午會看到他們一起曬太陽.
然後有一天, 我們目擊Oxford撒腿直接尿在Lucky頭上.(是說他的嗎?)

有一天, 大家都在籃球場玩, 連Nilroth都把他的烏龜帶去曬太陽了, 身為主人的我, 連忙把Oxford也放出去.
太不公平了, 這樣想著的我, 有過幾次一不小心讓路人被咬的經驗.
那天Oxford啪搭啪搭地衝向烏龜, Nilroth大聲尖叫, 不過, Oxford只是聞聞他而已.
我想到以前鄰居送了隻兔子, 媽媽每天都會帶兔子去院子裡吃草吃花, Oxford也跟他相安無事.

只要有喜歡的動物, 我們就會叫他Oxford.
我們有過蝙蝠Oxford, 螳螂Oxford. 野生動物園會有獅子Oxford, 水族館可能有鯊魚Oxford, 而住在家裡的壁虎, 就是壁虎Oxford.
其實我一直搞不清出到底是不是同一隻, 也不記得那透明的小壁虎跟那大壁虎, 是親子, 還是時間前後的分別.
不過有一天, 我把壁虎Oxford引薦給Oxford時, Oxford一個俯身好像把他吃掉了(不過壁虎跑很快), 我爆哭.


*************************************************************


高中時期, 半夜四點是我跟Zalacata遛狗的時間.
打從某一天起, 我拉不動Oxford而Zalacata覺得很簡單後, 我就不怎麼牽他了.
我們會帶著Oxford在科博館附近走, 大概40分鐘左右吧, 唱著歌, 小心不踩到蟑螂, 然後買個宵夜.
憋了一整天的Oxford, 洩洪之餘會留庫存做記號用.

颱風天的時候我們也照溜不誤.
那樣大的風雨, 有沒有撐傘好像都無所謂. 踩在水都淹進鞋子的路上, 我總覺得Oxford的尿也混進來了.

遛完Oxford回家前, 我們會訓練他坐在門前, 等我們倒數完, 下指令了他才可以去吃東西.
我們總是亂數, 以為他會被搞混, 不過我想, Oxford大概本來就沒聽懂過數字.
他那時腿還很有力, 總是假裝坐著, 其實是半蹲著, 很有一會需要衝向食物的助跑性的動作.

有時候媽媽會自己去遛狗.
聽說有一次Oxford跟媽媽被附近的野狗團包圍, Oxford還站到媽媽前面想保護媽媽.
結果媽媽的母愛大發威, 甩著狗繩衝過去, 啊地大叫, 把野狗都嚇跑了.

搬到沒有院子的大都市的Oxford越來越胖, 以前出去人家都是驚呼好漂亮, 後來就變成驚問怎麼這麼胖!
說像頭牛一樣.
其實這樣更符合他的名字.
Oxford, Oxford--- 爸爸起的名字, 其實只是要那個Ox字, 希望他能壯的像牛一樣.

在科博館的草叢, Oxford感染了壁虱, 攜家帶眷地, 整隻Oxford儼然是個壁虱村.
感染了之後, Oxford整天都咳嗽, 咳得很不對勁, 然後常常抓癢抓到流血.
我們發現了之後, 我跟Zalacata還有媽媽, 對抓壁虱這活動居然很上癮, 而Oxford總是很溫順的讓我們來, 舒服的打呼嚕.
我想, 他大概也覺得他的祖先是猴子吧.

Oxford是隻有音樂性的狗.
Zalacata會拉琴給他聽, Nilroth會吹長笛給他聽, 每當我彈起夢中的婚禮, 他總著跟著大聲唱.
高中口琴社的日子, 我會在下午, 擠在Oxford的毯子上, 吹看得見海的城市給他聽.
有人陪的Oxford會依偎著我的腿, 只有在吹得好的時候才唱.

有一段時間Oxford離開家去上課, 聽教練說他是隻很害羞很內向的狗, 平時都不跟其他的狗玩.
果真是什麼人有什麼狗, Oxford跟我都是孤芳自賞, 又害怕大眾型的.
回到家後的Oxford, 看到我的時候還撲上來咬了一下, 這是通常只對最愛的爸爸才有的親暱的表現, 我很高興很高興.

同一天有個路人小妹妹, 五歲不到, 看到回到家搖尾巴搖的很起勁的Oxford尾巴, 居然伸手抓了一下.
同時間大家都啊的一聲, 來不及搶救.
但是可能是被膽敢上前摸他這種行為震驚到, Oxford自己也是一怔, 沒有動作.

德國杜賓犬Jackson是家裡的新狗.
第一天跟Oxford相見時, 本來以為Jackson慘了, 結果居然是有潔癖的Oxford縮在角落, 恐懼地看著把泥土弄得到處都是的Jackson.
Oxford的潔癖很嚴重. 除了絕對不在家裡大小便, 如果不小心忍不住了, 他會很害怕地躲很遠, 一直吠到有人去幫他清理為止.

*************************************************************


去德國是離開Oxford的第一年.
那時用Skype叫他, 他會到處找人在哪裡.
隔半年回到家的時候還受到熱情迎接.
後來每年回家, 他都只是平淡的看著我, 好像我是剛好從樓上房間下來, 而不是一年一度那樣.

不過全家我想只有我會去用屁股頂開Oxford的身體, 說姊姊來了! 然後蜷著身子跟他一起趴在他的毯子上, 用同樣的水平對看.
這幾年他的表情總是淡淡的, 我很久沒想起過他跳人撲人舔人了.
我們都叫他鱷魚Oxford.

有一天爸爸幫Oxford洗澡的時候, 我在一旁摸摸戳戳地見習著.
忽然, 摸到左前腿那長不出毛的關節時, 他回頭吼了一聲, 嚇得我不敢再摸.
罵了幾聲忘恩負義, 不知好歹, 我沒有過也不敢幫他洗澡了.

Oxford的耳朵很漂亮, 跑步的時候啪搭啪搭地飛揚, 然後會不小心翻摺上去.
我每是看到他耳朵摺上去了, 我就會幫他翻下來.
如果耳朵好好的, 我反而幫他摺上去, 然後他渾然不覺似的, 好可愛.
後來他受傷了, 耳朵裡脹滿了組織液, 鼓鼓的像顆水球.
Oxford坐著看我們的時候, 頭總總斜斜歪像左邊, 因為耳朵很重.

老了的Oxford, 白底黑斑變得不是那樣鮮亮, 感覺灰灰的.
不過因為有了Oxford, 我只要一遇到有斑點設計的東西, 或者我要買的東西是有斑點設計的, 肯定會說, 有Oxford! 然後就買了.
如同他的名字, Oxford的斑點也是一種精神.

老了的Oxford, 對骨頭也不感興趣了.
以前Oxford總是會到處挖洞藏大骨, 誰不小心踩到地雷誰就遭殃了.
有大骨的Oxford, 總是紅著雙眼, 瞪著來來去去的人, 好恐怖.
我跟Zalacata有時會一人引開他, 一人趁機把骨頭都扔掉, 然後再氣宇昂宣地挑釁他, 怎樣, 發現什麼不對勁了嗎? 再兇嘛! 哈哈哈!
Oxford則是嗅嗅聞聞, 不知道懂不懂.

聽說有一次, 想要跨越心理障礙的Nilroth去找Oxford抱抱, 結果坐上了好巧不巧被Oxford藏了大骨的墊子裡.
結果如狼似虎的Oxford把Nilroth嚇哭了.

Oxford變得很貪婪, 看到食物眼睛總是紅紅的, 以前只吃肉的他, 後來不管好不好吃什麼都吃.
這點跟出國後得到eating disorder的我一模一樣, 不愧是我的狗.
在我回到台灣時, 總是兩個一起克制不住食慾的, 一起瓜分麵包, 或別的點心.
媽媽說Oxford之前因為生病, 變得很瘦, 但我一回家就餵胖他了.

不知不覺, 媽媽跟膝蓋沒力再不能上下樓Oxford成了一起養老的夥伴.
從早到晚, 媽媽都在客廳陪著Oxford.
只要看著媽媽看電視, 玩電腦, 煮飯, Oxford就很安心.
而媽媽吃東西時, Oxford則是很不安地也想吃.

住在家裡的時候, 幾乎每晚深夜我會看到下班的爸爸, 一面喝著啤酒, 一面讓Oxford追紅點, 或者一面看新聞, 一面餵Oxford吃宵夜, 或者一面想事情, 一面搔著Oxford耳後.
我好感謝Oxford的存在, 有他陪著爸爸我就放心了.

自從發現Oxford的毛軟軟的, 踩起來很舒服, 還有照相時, 他的背是我漂亮高跟鞋的布景後, 這幾年我總是開玩笑, 說Oxford死後我要把他做成地毯, 一直陪著我.


*************************************************************


聽到媽媽電話中哭泣的聲音我就知道了.
可是, 我很開心他很安詳, 是在最愛的爸爸跟媽媽的陪伴下, 放心走的.
離開的前一刻在想什麼呢?
已經有老年癡呆症的Oxford沒有忘記我, 但有沒有想起過我呢?
沒有的話我會很傷心, 但有的話我會很愧疚吧!
要是新年的時候有回家就好了.

2月20號, 14歲的Oxford來不及過生日, 3月8號, 晚我一天而已.
我們一直是一起慶生的.
他從我們的弟弟, 變成同輩, 然後是大叔, 爺爺.
我還想抱抱他, 去跟他擠同一張毯子.
還想讓他聽我最近才開始彈的ukulele.
以後誰在我亂吃的時候, 幫我一起分攤呢?

我想他應該不知道, 隔著這樣大半個地球, 我還是感覺得到他洗完澡蓬蓬的觸感.
把臉埋在印象中的Oxford身上, 這說不定是我這輩子最後一個對Oxford最清晰的想像, 這也是我都不想忘掉的感覺.


   
  
 
 
2006。遛狗前(or後)
Photo by Unknow
  

Mlle. Fox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到了Bristol, 我感覺到帶有滄桑的和平.
又, 同樣是old, St Andrews給我的感覺是古, 而Bristol則是舊.
不難想像, 在那海運興起的時代, 這邊是各路商行交易的場所.
在大大的交易所前, 儘管蕭條, 我還是為之折服, 心情彭派.
而現在, 該城就像被拋棄了老婦, 紅磚牆建築訴說著船運工業故事, 冷風颼颼得吹.

Bristol是有名的國際化, 歸功於有名的大學.
我沒有去大學區, 幾天都是在老城區與市中心遊走.
這裡的人--- 也許是看多外國人, 抑或是少見, 個個都熱心異常, 只要我地圖一拿出來, 眼睛都還沒落定位, 就有人自動過來offer help.
想起不久前的倫敦, 驚異之外, 心頭格外好溫暖.

老城區人好少, 非居民更少, 邁著他們龍鍾的步伐, 我跟y君以傳統的英國派為食, 還發現了難得好吃灑有七味粉的粗薯條.
交易所內外的攤販邁著這裡少見稀奇可愛的評價物, 容易讓人想起某些夜市攤, 但是比起五光十色的台灣夜市, 這裡卻大有訥訥之感.

Bristol的船工業有名, 造橋有名, 熱氣球有名--- 這些我都沒得造訪, 誰要天公不美, 零下的天氣裡叫人哪裡都不想走, 嗚呼!

市中心很摩登, 很熱鬧, 熙來人往, 連棟似的mall辦有伸展台走秀.
明明跟老城相比鄰, 感覺卻是隔世.

在來Bristol前我一度誤會Bristol是摩登大都市, 有如倫敦.
自然是有做好大肆購物的心理建設的.
我們是在大半天都過了, 傍晚才發現購物中心的, 但最後的成果也不是眾望所歸能形容的了.

最感嘆的是, 這裡呢, 是小o的都市.
如果能拿來說嘴, 興奮一下都是好的.
但是所謂, 由來只見新人笑, 有誰聽過舊人哭, 曾經那樣怵目驚心的愛情, 結了痂之後也似死了般, 你以為他掉了會痛, 其實只就剩看不大出來的疤而已.

Mlle. Fox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中國人趨增是股trend, 很清晰的, 老外非老外都感覺到了.
學校好像中國城, 很多人這樣說.

其實我很不以為然, 也不就華人面孔好認, 怎麼沒人嫌那些嘰哩咕嚕的眾前蘇聯人口?
更不以為然的是, 瞧不起中國人的人.
包括中國人自己.
包括已經回歸母國的香港人.
包括我不覺得有比較好的韓國人.

學校有團中國人是很要好的, 他們雖然是中國人, 可是都是早早出了國之類的, 跟外國人混得很不錯. 然後重點就來了, 他們也喜歡同樣黃面孔的--- 不過只限於"交老外朋友"的黃面孔.
我很不以為然. (哎, 辭窮了)
當然, a man is known by the company he keeps--- 不過不見得華人人品就低, 老外人品就高唄?

學校有些中國人是不說中文的, 他們因為父母工作遷居關係, 操著一口香港人嫌差, 不過也是差強人意了勝於無的廣東話. 所以他們只跟香港人打交道, 覺得比"只講普通話"的同胞來得好生高等.

話說回來, 香港人就好了不起嗎?
學校的香港人人數雖不比中國人, 不過也有六分之一了. 總是一大群的混在一起, 開口閉口就是廣東話, 不管在場的是否參了幾個非粵語人士.
不能承認, 我所看到的多數香港人優過多數中國人的其中一點在於他們敢開口--- 不過更多不敢開口又心胸窄隘的, 你們憑什麼自視那樣高呀?

緊接著, 韓國人.
說真的, 中, 港, 韓, 俄, 北歐--- 這是我這邊看到圈子最緊閉的團體了.
後者個個都沒理由為了什麼"Chinese are so closed-minded"來歧視前者.
一個韓國朋友, 激動得對我說, 我一直被誤認為中國人, 我一點都不想長得像中國人呀!! 我心中暗暗好笑, 這... 被誤認為是韓國人的台灣人也是一般反應呢!
然後他的語氣明顯瞧不起中國人好多讀得不好, 但是上學期才被當了兩科的他也沒多好吧?

最後, 我的美國女友近來好生煩惱, 她的中國男友認識了一群anti-western的老中(害群之馬出現了). 結果變得極度反西, 不但不吃西方食物了, 兩人看了哈利波特電影後, 竟為了"西方主流abuse中國文化"這個議題鬧得不歡而散.
重點是, 哈利波特跟這些有什麼相關了嗎???

最後的最後, 不知道有沒有人奇怪, 怎地台灣人不在反中行列?
哎, 殊不知, 本校台灣人甚少(至少學士生很少), 一一散落在各個不同族群, 不符合今日"過度合群"的主題.

Mlle. Fox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好久沒有更新了!
眾看官, 新年快樂, 情人節快樂:D

前兩個禮拜是寒假(十分短暫), 我跟友人y君去了Bristol三天, Bath Spa四天, 然後又與小j去了三天尼斯湖, 好不疲勞. 雖然有過打blog的念頭, 但終究都散散去了.

是說, 我近日默默地反省過, 為什麼以前的遊記打得好生豐富, 照片故事, 歷史背景, 大大小小的趣味, 心情, 記錄等等等, 事後看了自己都能感嘆"啊! 我忘了都有過這樣的事!"
最後終於讓我想到了, 罪魁禍首就在於facebook.(畢竟我一直不用無名, 所以沒有上傳照片的習慣..)

自從"用照片記錄生活"大為暢行之後, 溫溫吞吞邁入其道的我, 也不免在大量上傳之後, focus在大家的迴響, 爽爽快快直接討論. 之後, 雖然有幾個至親的好友是堅持不用facebook而仰賴此blog跟我保持連接的, 但我已經失去了大多的靈感與熱情了.

再來, 正是熱情!
來了歐洲好多年之後, 有所見已不為之美, 有所感也不為之新.
論風景--- 我一向不是自然派.
論建築--- 看多了真的大同小異.
論歷史人文--- 也許這是跟我的初衷適得其反, 但是念了古典與文學之後, 我對"浪漫"的敏感度大大降低.
論小感小想--- 不即時記下, 很多都被遺忘了... 然後一喪氣, 就更沒動力了.

哎! 最後去旅遊, 往往只剩下自戀的照片, 浮誇呀浮誇!


Mlle. Fox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年年的紅白歌合戰總是在期末考時看的, 連著music station special這樣放個七八個小時, 雖然專心是專心錯了方向, 但總是精神大振.

上週, 在考前兩晚, 鬼迷心竅地覺得自己時間好多, 把放在一旁火爐上的紅酒開了, 發現已經被烤得溫溫的, 很是適飲的火侯, 便一面看紅白, 一面抱著酒, 咕嘟嘟地, 杯子都可省了.

然後, 便是這首石川小百合的共越天城, 讓我眼睛為之一亮, 心也為之一跳.
當下還以為看錯歌詞了, 莫非是我在幻想, 讓心之所思成了目之所視, 不過倒了杯茶回來, 揉揉眼睛, 她的確是說, あなたを殺していいですか (不如讓我殺了你好嗎)

大概只有極為熟悉我的人方之, 我曾有弒父弒母殺兄弟姊妹的情結, 在十三四歲那令人迷惘的年歲.
不是出於叛逆還是大恨, 而是太愛以致太害怕失去.
殺了我愛的人, 他們便不會難過了--- 曾幾何時已經被我忘記了有過的念頭, 而今日的我亦無矢日的勇氣了.

想要與你共赴天城, 這是這樣的我, 對你這樣艮久不滅的情.

(天城這個辭好美, 比之, 天堂啦heaven啦就顯得俗不可耐了.)

又, 兩人在一起, 仍覺寂寞; 虛情擁抱, 仍覺溫暖--- 已逝的吉岡治先生道盡男女情愛!



因為找不到61屆紅白演出的youtube, 所以放幾年前的演出. (唱到"山嶺在燃燒"後面的佈景述地變紅實在是太棒了!)

石川さゆり - 天城越え



藏不住的遺香
不知不覺染在你身上
如果要被別人偷走的話
不如讓我殺了你好嗎?

凌亂的寝具 幽會的房間
九十九層的淨蓮瀑布
上下飛舞搖曳著
回身望去
親愛的.......山在熊熊燃燒

發生甚麼事都無所謂了
妒火潛入心中熊熊燃燒
想和親愛的你一起越過天城

一開口就說要別離
彷彿被玻璃碎片扎著
雖然兩人一起 卻感到寒意
就算虛情的擁抱 還是覺得溫暖

山葵的溼地 隱密的小徑
夜晚的陣雨 寒天橋
就算是恨 心中好恨 身體還是無法自拔
親愛的.......山在熊熊燃燒

不回來也無所謂了
妒火燒遍山野熊熊燃燒
想和親愛的你一起越過天城

流走的水 迷惘的情
陣風吹過 天城隧道


Mlle. Fox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