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個月前, 忽然有個uke bug, 怎麼樣都想要有一把ukulele(夏威夷四弦琴), 本來該要寫心理論文的, 可是卻花了兩天上網爬文, 看遍了各個品牌跟不同尺寸的特點, 還特意坐車到附近有樂器行的城市.
最後, 拖了半個月, 受到John Lennon傳記電影Nowhere Boy裡斑鳩琴的刺激, 我終於買了--- 一把Lanikai出廠的soprano.




雖然說會挑Lanikai是因為他是Hohner的副牌(Hohner是德國口琴母廠), 會挑這把還是因為她是所謂的pineapple shape, 圓圓的琴身能帶給我一些吟遊詩人魯特琴的浪漫.



 

 

狂熱地彈了一個禮拜, 甚至連我留了好久, 首度同時被不同女性友人稱讚的指甲都捨得剪掉後, 我決定要自己做琴袋--- 一來是因為網路上賣得都很醜, 二來是看到有些人在網上接案.
在心中跑一遍流程, 覺得實施起來沒什麼大問題後, 便上網逛起布店.

我心裡打的主意是弄個四層, 由裡到外是軟毛, 厚天鵝絨, 防水帆布, 然後我是喜歡的圖案.
會露出來的軟毛的pattern慶幸找到了大麥町斑點(oxford!), 表層是仿報紙倫敦主題(大笨鐘, 雙層巴士,地鐵標誌), 紅色背戴紅色拉鍊, 整體走英倫風!
天鵝絨跟帆布是走機能路線, 前者是增加保護度而後者是防水.

這次訂購碰上了的問題就大多了.
先是一開始他們通知我說白天鵝絨沒貨了, 要等一個禮拜, 然後無聲無息過了兩個禮拜之後, 我終於取得聯絡得知他們被通知那款已經下架, 問我想換成什麼(最後換成紫色)後, 又過了三個禮拜, 期間我寄了五封信, 包含了我通知聖誕節前要收到的需求, 我要求退費, 我要求知道process進度等等, 他們只有在第一封回覆說會盡快, 然後就happy happy放假去了.

德國人--- 他們布廠在德國, 效率從來沒進步過.

一直到新年過後一個禮拜, 我忽然收到了出貨通知.
這批姍姍來遲的布料, 本來是我想利用剛寫完德文論文的假期前幾天縫的, 再來被他們逼得改變計畫, 打算趁Zalacata住在我家, 估計我不會很專心讀書的那一個禮拜縫, 居然最後是在考前火熱的一個禮拜到達.
不懂事如我, 當然馬上動手, 貢獻了兩天.






今天考完第一科, 終於有心情po文.

Mlle. Fox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 Jan 09 Sun 2011 04:24
  • 爸爸

讀書時都常會讓手機隨機播放.
而昨天在某個very moment, 偶爾會出現的江美琪的"親愛的你怎麼不在我身邊"勾起了某個我不記得上次最後一次想起的回憶.

國中剛開學時, 翹掉了整段新生訓練的我, 帶著生澀地開始了與小學(在當下感覺)很不同的私立potentially高壓課程--- 至少我有了需要"在課本寫幾課字兼塗鴉"外記筆記的需求感.(高中後不知道為什麼又返璞歸真了...)
所以我打電話跟媽媽說, 我需要資料夾與筆記本.

中午媽媽帶了兩本包裝很精緻的講義夾給我, 說是叫爸爸在回家的路上買的.
最外面包著帆布, 一本是羊皮紙色, 一本是卡吉綠, 都是我最喜歡的顏色. 頁首有個小小的teddy, 可愛, 古典, 有格調.
裡面的分類夾層什麼都含括了, 從有不同顏色的標籤夾層板, 活頁筆記紙, 活頁通訊錄, 塑膠文件套, 兩種格式的便條紙...

我在下午的課拿出來用時, 附近的女生們全都盯著看, "我爸爸買給我的," 我趕緊說, 不確定她們在想什麼.
"妳爸好好哦!" 印象很深刻, 一個國一剛開始坐在我後面, 後來跟我一點交集也沒有的女生, 在大家翻著哪兩本文件夾, 比較著不同筆記紙上的圖案時, 這樣跟我說.

後來, 其中一張便條紙讓我拿去抄了江美琪這首歌的歌詞, 然後某個下午爸爸看到了問我那是什麼.
那時候有點發窘, 因為感覺應該要拿來寫任何更有意義的東西的一張便條紙.
這便是始末.

已經很久沒回家.

小時候媽媽便是這樣訓練我們, 一聽到爸爸回家鑰匙轉動的聲音, 大家便放下手邊的事, 跑去圍著爸爸, 輪流抱他親他, 仍然充滿活力的Oxford會在一旁蹦蹦跳跳.
就算跟媽媽的晚安吻已經在不知道什麼時候停止了, 我睡前仍然會去親親爸爸.

前陣子想到這些, 心有點痛, 想到我們都不在家哩, 爸爸回家會有多寂寞?
事實上, 就算暑假回到家了, 很多時候, 晚上爸爸回家時我都還流連在夜市.
msn上給爸爸留了言, 說很久沒親親抱抱了, 我愛你.
隔天媽媽跟我說, 爸爸問, 女兒沒留錯人吧?

過年要去看房子, 沒有打算要回家, 弟弟妹妹輪流打電話來罵我.
我自己一直是很隨性的人, 一個期許沒達成總是換個期許就好, 但是沒能達誠爸爸對我的期許, 讓心打了很多結.

Mlle. Fox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最近聽了很想哭的一首歌.

看到網路說是子女對母親的心情, 不過我覺得比較像母親的角度.
又或者, 很像因為各種原因而有緣無份的情人, 給另一方的祝福.

一起渡過的話
船一定會沉沒
請先走吧
先前往目的


我完全感動了...
(可能重病很催動淚腺, 我光是看王曉民過世了的新聞, 配上記者說話的方式跟配樂, 就哭得跟當初看小孩不笨一樣慘了...
至於有多慘, 只有m君了解啊>




推開一片天
伸出手的你 是五月時分
希望你能來
希望你能來到這水邊
要給你一朵蓓蕾
庭院的花水木

桃紅色的可愛的你呀
希望無邊無際的夢想好好的
有一個結果
希望你與心愛的人兒
百年好合

夏天熱過了頭
連我的心情也過於沉重
一起渡過的話
船一定會沉沒
請先走吧
先前往目的

我的忍耐終有一日會開花結果
希望無盡的波濤完全的
停止下來
希望你與心愛的人兒
百年好合

揚起白色的帆
追逐著輕盈的蝴蝶
若是母親節時
請送給我 水木之葉
等不到也無妨
不瞭解亦無妨

桃紅色的可愛的你呀
希望無邊無際的夢想好好的
有一個結果
希望你與心愛的人兒
百年好合

我的忍耐終有一日會開花結果
希望無盡的波濤完全的
停止下來
希望你與心愛的人兒
百年好合
希望你與心愛的人兒
百年好合



--------------------------------------------------------------

本來新春第一篇應該要是Love Never Dies的觀後感(感覺Zalacata的期待), 但是因為很多我想打得比較詳細的地方需要多聽幾次原聲帶, 而我最近卻只obsessed with 這首花水木, 所以只好無限期拖稿了~

最後, 德永英明的聲音超讚!


Mlle. Fox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當你沒病, 而全部的人卻都認為你有病, 那你就是有病的了...我曾經思考, 究竟是不能接受我生活方式的人不適合我, 還是我已經脫離常軌了?
而我所經歷的痛苦, 不是因為自由靈魂被約束, 而是因為這是活到正軌上所必經的過程?

好久好久以前, 我曾經註冊噗浪, 因為心動於"哪怕只有一點點都是即時心情"的隨筆. 後來卻因為不太會用而沉寂了...後來看了日劇無法坦誠相對, 進而對推特動心, 但後來也是無疾而終.
最後是人人都在用的微博, 但註冊後只登入過兩次...

我於是反省, 到底是什麼原因讓我這麼沒動力?
該不會是沒"真實朋友"也沒網友?!
畢竟沒人回應, 好像有點空虛, 但這豈不是成為我所鄙夷的?

微型博客之所以方便, 正是因為它提供了一個方式, 讓人隨心所欲地記錄想法, 哪怕只有一句話.
回應該是附加功能, 我怎麼差點魯鈍到去在乎這些浮雲!(大悟)

創業維艱,緬懷諸先烈;守成不易,莫徒務近功。 原來全世界只有我們有國旗歌...(驕傲)跟小j聊到三民主義, 很驚訝香港人的不知道我們的國歌(畢竟是同個國父呀), 於是順便介紹了國旗歌.
結果被唱了快20年的國旗歌的歌詞感動了.
守成不易, 莫徒務近功, 如今的台灣政壇, 還有誰是不短視不近功的嗎?

每天都很疲勞的夢, 我的潛意識在呼救!!!不知道為什麼每天都在夢中奔跑.
追尋著該屬於我的什麼, 追尋著離去我的什麼.
逃離著不想面對的什麼, 逃離著是錯誤的什麼.

荒謬的劇情, 那是唯一能想起的.
但佛洛伊德說, 做夢是一種情感的釋放, 我該找尋的是我frustration的來源.

喔耶, 我要去倫敦過聖誕了! 不過在這種時間點去其實也太不明智了吧:sZalacata某天忽然決定偕我到倫敦過聖誕, 於是就這麼訂了:
West End.

沒想到行前居然遇到大雪, 希特羅第五航廈不負眾望地又癱瘓了.
爸媽看了國際媒體報導中有如難民營的倫敦機場, 力勸我們乾脆留在各自家中算了.
不過, 最後除了我被轉到飛往舊機場的航班, 而Zalacata被換了家航空公司, 我們還是照行程來到了.
倫敦過聖誕, 冷冷清清...哎, 聖誕節便該好好團員, 從平安夜前幾個小時, 各行各業便忙著打烊了.
趕著看完節日最終場Mama mia! (同校一同南下的y家姊妹則是看了Wicked), 我們忽然發現無處可去.
大飯店要有預定, 小咖啡館五點後很不歡迎入場.
死皮賴臉地在一家咖啡廳賴到7點, 從甜點到主菜都吃過, 店家下逐客令後, 最後跟Zalacata在房裡開瓶酒看迪士尼慶祝.

隔天沒有地鐵.
零下七度出門, 走了兩個多小時, 先去了韓德爾故居, 再去福爾摩斯飯店喝下午茶.
途中遇到了一個老爺爺, 問說今天幾號?
我有點吃驚, 25呀!
他確定了兩次, 驚道今天是聖誕節?!
然後做結, 難怪我找不到餐廳開著...
我訥訥, sentimental地想, 他是個不問時令的流浪漢, 還是離群索居的失智老者?

福爾摩斯的下午茶普普, 漢堡倒是十分好吃!
只是這一餐吃下來, 如Zalacata所說, 不知道是我們在吃食物, 還是食物在吃我們, 十分疲憊!
(但是晚上路經高級飯店從窗戶看到buffet時, 又饞鬼上身的繳了49鎊per person入場了!)

萬里香魚鬆, 熬夜的好夥伴!從櫃子挖出一罐網購的魚鬆, 赫然發現是台貨!
複習進度落後的壓力, 便靠它發洩了!
特地看了下成分, 鮪魚跟黃豆?
聽起來就算大匙挖大口吃也沒什麼傷害, 不過...
隔天居然重了近一公斤:'(((

這樣跨年的時候我要怎麼吃湯圓啊~~~~~

Mlle. Fox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論文這種東西, 通常讓人恨之, 雖然心中os就是避之唯恐不及, 但有一天寫著寫著, 還是忽然會覺得, 還滿快樂的嘛! (不過持續度比曇花一現還短就是了.)

在這個待了好幾年的小小鎮, 我的感覺已如永久居民.
其他地方朋友都笑我, 你怎麼不連碩士一起讀完(懶人如我, 成績許可我還真的不想走), 但要是真的跟他們說我認識誰真的是從出生到碩士都是在這念完, 他們又譏之為"井底之蛙", "大概不知道全世界還有其他比這只有三條街的小鎮大了的地方了吧!"

我感覺學而不精, 不管修了什麼, 這個學期修完下個學期便忘似乎得是常規.
不過還是很高興我體驗了好多一直嚮往的, 心理學, 拉丁文, 中世紀文學, 阿拉伯文...
雖然在其過程中很多並不如想像中那樣浪漫愜意.

例如小鎮石子路很難走, 細跟高跟鞋走起來步步為營.
例如地方很近(畢竟住市中心), 打扮了半個小時只出門不到一小時實在不划算, 於是便也懶得打扮, 進而出門也省了.
例如中世紀德文好生難懂, 熬過了自以為茅塞頓開, 過了個暑假後再翻彷彿無字天書.
例如拉丁文, 阿拉伯文, 只要一個禮拜不看, 一個月以來背的便丟了八成.
例如心理學, 學校研究主攻演化, 記憶, 及視覺感知, 我只能說這學期為了湊學分不怕死地硬選了認知還不去上課是真的要死了.
例如語言學, 我真的很驚艷.

語言學的論文在討論德文的不及物詞為什麼能組成被動式.
教授說有文法規則是用來解釋這套既定系統的, 如果有所謂的"例外", 就表示這套解釋不是最好最貼切的.
教授提出很多很多例子, 證明某些categories是"生流不息"的---
我從未想過語言是門活科學, 是以這門課應該是往後我回想起來覺得最值得修的幾門之一.

最後是讓我自己紀念的...


第一次寫出整篇拉丁文(2009歲末)


及第一次寫出整篇阿拉伯文(2010)


Mlle. Fox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跟男友宅到天老地荒的某友有天忽然找我, 說她有事想談, 狀況十分差.
緊張一問, 原來是疑心男友曾經出過軌, 透過可疑的msn記錄.
但是蛛絲馬跡好生遲來, 這是說了也無用, 不說又不爽.

嗯, 這感覺怎麼那樣熟悉?

她問, 我該怎麼做?
我想說, 離開他吧, 一朝為賊, 終生為賊.
但是不用想都知道, 說了她也不會離開.
她問, 我該不該問他?
我想說, 問什麼? 妳不過想聽他否認.
但是不用想也知道, 他說什麼她想信也無法信.

我知道, 她只想什麼都沒發生過.
有些事, 你會希望如果哭到眼睛瞎了就能逆轉, 那就好了.
癱在床上, 眼神空洞, 心中也不知道該想什麼好.
不甘心, 因為被騙, 不爭氣, 因為寧可一直被騙.
彷彿是被世界拋棄, 其實是自己拋棄了世界.

結局如我所料, 她接受了解釋, 卻不知道該不該相信.
我知道, 他們的日子會繼續下去--- 但我想, 她卻不知還得紛擾多久.

女人哪!
我們要的不是認錯, 不是分手, 更不是報復, 只想被疼被愛被當作唯一:(

Mlle. Fox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出國四年有餘, 遇到的台灣人不多不少, 扳扳手指, 五十個有找.
因為遇到的以女生為多, 又剛巧發現有地域性的巧合, 所以寫下來---
這絕對不是說我有歧視哪個地方的人, 或者我在毀謗之類, 只是把碰巧觀察到的客觀事實寫下而已.
高雄嘛, 一直是我童年美好回憶的代表之一.
外公外婆以前住高雄, 小時候曾去那住過--- 多久我是忘了, 只記得那時天天看卡通水果超人, 翻媽媽小時候的玩具, 然後還抽獎中了個美少女戰士的包包, 日子好不開心.

第一次遇見高雄人是在德國.
朋友的朋友, 一面之緣, 沒有印象了.


第二次是小j的朋友, 聽其他台灣人提過, 有人說聲音嗲嗲的, 不是很喜歡, 有人說她是台客, 豪爽大姊大.
我真正認識時, 是她離開學校那時透過msn說話.
她那時借住在小j家, 要把小j的鑰匙轉交給我, 一面跟我討論事宜, 一面居然問我說"隱形眼鏡保養液妳要不要? 我賣給你. 牙膏可以送你."
我大駭, 是說, 這些東西就算我不買大姊妳也帶不走啊!?
當下不禁有南部人好小器的感覺.

見面時她與幾個台灣朋友正在煮飯, 一屋燈火通明.
她人很是熱情, 交代了些轉交的事情, 然後東指西指, 說衣架留著能掛衣服, 紙箱鐵盒什麼的能給我們裝東西, 然後幾罐沒用過的洗髮護髮什麼什麼, 倒沒見到那些保養液了.
因為很友善, 所以我對她的印象也就變好了, 她問我離開時能不能過去幫忙, 我也爽爽快快一口答應.

過幾天一早去的時候, 見她身上穿了五六件外套, 心裡警惕, 我離開時不知得穿幾層!?
她連客套話都省了, "快點," 指了幾樣東西要我拖/拿, "快來不及了." 一馬當先趕著出門了.
我忙跟著另一個幫忙的男生後頭, 一手提一包, 一手拉行李箱, 箱子上還卡了個袋子, 我看到最上面是幾顆蘋果.

這一路上我心裡的嘀咕沒停過.
首先是這麼多東西很不好走.
再來是, 要是這車很重要, 不就該提早出門嗎?
要不就叫計程車!
要是不是非搭這班車不可, 那就別讓剛見面的人幫妳幫到這樣程度嘛!!
那天那些跟妳一起煮飯的朋友呢?
而且..., 蘋果也要帶?!(純粹遷怒)

事後我發現小j家留下很多洗頭洗澡的瓶瓶罐罐, 也不是都新的.
雖然我懷疑是那女生留下, 抱怨很沒禮貌, 但小j卻一口推給他的超帥不過有點gay的室友彼得.

我可以說, 高雄人生性勤儉嗎?

前幾個月在德國時, 某晚在酒吧有人跟我說, 他有台灣朋友, 還牽引我們認識.
那女生剛畢業吧, 劈頭第一句話竟是, "妳也是文藻的嗎?"
我心中有點好笑, 怎麼, 全台灣非得文藻畢業才能講歐語嗎?
(而且台灣國語奇重, 我一輩子沒遇過講話不標準的同輩, 不禁有點驚訝.)

不過也沒怎麼放心上, 就跟朋友去玩了.
豈知過幾天, 那天跟我一起在酒吧的朋友全收到她facebook的做朋友邀請, 就正正差我.
我可沒什麼想跟她做朋友做不成的遺憾, 只是妹妹妳跟我朋友話都不知道有沒有講兩句, 加人家幹嘛.

我知道台灣很多人都有崇洋媚外的情結, 華僑不錯, 日韓更好, 歐美自然高高在上, 既出了國, 寧可跟阿港仔搓麻將也不跟台灣同胞講一句話.
人家中國人出外多團結? 韓國人多團結? 粵語人士多團結?
台灣人卻是散落在中國群, 香港群, 馬來西亞群中...

我不諱言剛出國時我有多排斥"母語是中文的人", 好在不用一年時間就想通, 語言是工具, 不是身分, 更不是人品, 講中文的不見得不入流, 倒是那些不講中文的很多都不知道多下流!
所以見她這樣只是暗暗好笑, 不知她要多久能發現這道理?

好, 所以facebook加了很多"非台灣人"就算了, 出國嘛, 難免想證明自己是"真的不在台灣".
過幾天我朋友笑嘻嘻得跟我說, "妳的台灣朋友交男友了, facebook上全是照片."
首先, 拜託不要這樣稱呼, 我們只有一面之緣好嗎?
再來, 啊... facebook album(大感嘆)~
一整個相簿裡十幾二十張全是她與波蘭男友的接吻自拍, 正巧讓我們幾個閒女子八卦評論.

"她好好笑, 光接吻就拍了那麼多張."
"問題是都拍得不好."
"可是為什麼要照那麼多張張張一樣還都擺上來?"
"..." 我知道啊, 因為她想炫耀嘛...

人家當然有權利貼.

我朋友們也理所當然有權利評.
我不知道有沒有權利想, 哎, 妹妹, 請不要讓大家覺得"台灣"很好笑好嗎?

這會子, 好像又不禁偷偷覺得高雄人好像比較沒見過世面... 了.

--------------------------------------------------------------
最後, 我再說一次, 我可沒歧視高雄.
只是那裡剛好比較綠(誤)xD
我是說, 只是剛好遇到台北桃園台中等等地方的人都很大器, 做事做人都是.


Mlle. Fox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上禮拜學校溫書假, 我趕一篇心理學論文, 拖拖拉拉地, 搞了整個假期.
就在星期四半夜, 翻書翻不下去, 後悔沒去喝酒, 只好上網看圍巾靴子, 一面跟媽媽視訊聊天時, 砰砰砰砰砰, 前門忽然大響.
"誰啊?" 我愣了愣.
砰砰砰砰砰, 門又響了, 很用力地響.

難不成小j來了? 我想到早些跟他有點嘔氣, 說不定他跟朋友相聚喝醉後自己上門了.
跟媽媽說聲我去探探, 翻身滾了下床.
一走出房門便看到一雙手從投信孔中伸了進來, 心裡想說, "好哇! 又是這招", 嘴上嬌嗔, "不要鬧! 我是不會幫你開門的!"
砰砰砰砰砰, 儘是亂伸亂探一陣後, 那人又開始敲門, 我是說, 拍門, 或捶門.

呃..., 難道不是小j?
難道是要我訂報的? 來募款的消防隊員?
"你誰啊?!" 我叫.
他說了些什麼, 聽不懂, 彷彿是四五十歲的醉漢, 我瞧他不時會伸手進來, 十隻手指動得像是magic fingers一樣(好老的啦啦隊梗), 嘴裡還嘻嘻呼呼地作聲, 哪敢靠近門, 自然也無從從門孔窺得他尊貌.

我打給小j, 說有個不知道是誰的人想破門而入, 我那木門十分脆弱, 狀況十分驚悚.
小j下指令, 一是搬些東西到門口, 他破門了也拖延些時間, 二是報警.
然後他馬上到.

掛了電話後我揣揣不安, 怕報警了誤抓了報業還是消防隊的好人, 自己在房間裡來回踱步, 不確定要關門還是要躲到衣櫃裡.
接著便握著手機坐在床緣, 一面跟視訊中的媽媽進行些"好恐怖"之類的對答, 一面想著好人被抓後會不會怪我.
危機處理能力百分之零.

幾分鐘後, 我聽到對門響起, "啊, 他換目標了!" 心中儘鬆口氣.
然後又過些時間, 門廊有低低的回響聲, 應該是誰在說話, 之後便什麼動靜也沒了.
我仍坐在床上, 同個位置, 一面跟媽媽說話, 一面側耳聽著.

小j與他的室友此時也趕到了, 跟我說警車停下樓下, 不過看不見裡頭有沒有關人, 他倆巡了附近是一個人影都沒.
"我們在這陪妳十五分鐘, 免得他躲在附近." 小j跟我說, "怕要打架自己不夠, 生病的傑斯柏也一起來了."
傑斯柏是他室友, 我見他在我玄關對著鏡子照呀照, 臉上幾處點了白白的藥膏, 想必是痘痘, 不覺肅然起敬.
好有俠義精神!

小j聽我說我一開始以為那人是他, 好不生氣.
"我是那種半夜會大聲敲門不在乎吵到鄰居的人嗎?!" 他質問, 直說很失望我對他這樣不了解.
是啊, 他那麼神經質, 不要說敲門, 連他室友關門關太大聲, 我鄰居聽音樂廳太大聲, 或者外頭路過的人喧嘩太大聲, 都會刺激到他敏銳的烏龜毛.

不過, 這證明, 人在遇到無法解釋的事時, 只能用經驗來解, 無論多荒謬.
a. 小j是第一人選, 畢竟會上我家的人不多, 然後他又伸手嚇過我.
b. 訂報紙是以前在台灣的事, 我們也也不知沒訂報多久了, 我完全不知道怎麼這印象又浮出來.
c. 消防隊募款是幾年前住德國時一個下午的事--- 大概是我對"不預期的上門"的exampler吧.

隔天, 聽媽媽說爸爸很是擔心.
先怕我一人睡不著, 逼著媽媽打電話來, 結果被睡著正熟的我發了頓起床氣.
然後要正在德國的弟弟飛過來陪我住一個禮拜, 我姊弟倆是異口同聲否決了.
不過想到爸爸這樣擔心, 我卻已像個沒事人, 自己很是汗顏.

最後, 想不到這地方還有醉鬼? 我以為酒吧最晚只營業到兩點呢!
(嗯, 也不是很確定他是不是醉鬼啦...)

Mlle. Fox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一直以來, 擅於與異性相處更勝於同性.
長大一些, 覺得搞曖昧與調情都很簡單.
要鉤住一個人不難, 因為我總是很認真的付出, 難的是甩不開, 情緒過了往往是很醜地直接拋開.
這點我自己大約猜得到, 無非我就是喜歡那氣氛情境, 所以跟對的不對的人都要"演"上一場.

感情的事怎麼樣就慢慢有fu了, 別人訴說的事, 別人的心結, 往往很好幫人看透.
倒是最近一兩年發現自己有個很要不得的心病, 百思不得其解.

我絕對不是個怕寂寞的人.
單身獨處往往怡然一心.
書本, 影集, 廚房, 這是生活必需品.
可以好一陣子不跟女友連繫, 也可以連續好幾天天天相偕.
真的要人陪時手頭上幾個男性友人, 偶爾這個偶爾那個, 偶爾撞期.

這情形遇到類似摻和commitment的就不行了.
我一向喜歡私人時間, 也鼓勵人人都有私人時間.
但心下總是在意.
也許是他跟朋友在玩樂.
也許是他整天沒有音訊.
也許是吵架後的不溝通.
我自己也做, 自己也能理解, 但心裡總是有個奇妙的結...

所以此時此刻是非得找男性陪不可.
是朋友是曖昧都無所謂.
見面, 講電話, 或者單單msn也行.
不過, 這是想證明什麼?
還是只是心之所向?
難道我的信心建立於"有人喜歡"?
但如果是這樣, 我就不可能是那樣享受單身啦...

Mlle. Fox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當人人都說妳有病時, 妳就是真的有病了.
我指得是購物狂熱.

打從高中我就悟出心情不好時去買兩片唱片, 幾本書, 隨便哪些文具玩意就能好轉.
那時打從心底覺得自己EQ好高!
這幾年來此招屢用不爽, 心情不好時, 讀到煩悶時, 無所事事時, 等等等, 且變本加厲--- 本來該是"解"的反倒成了"因".

例如, 半夜時常睡不著, 因為覺得少了條白色飄逸短裙來配那件綠色毛衣.
或者新迷上舞鞋後不知道該選哪雙(考慮到各種顏色款式及季節搭配性), 買了一雙後竟又一口氣添了八雙.
(話說我不穿"9cm以下的鞋子"宣言就此破敗.)
大大小小外套直逼30件, 但心中懸念的只有上上禮拜勸自己別買, 然後現在斷貨了的那一件.

然後, 心情便因此煩悶不好了, 各家商店的網站一開, 哎, 科技何其發達.

不僅僅是衣物飾品.
書, 食品, 廚具, 家用...
我想, 很多人都理解錯購物狂了, 把他們侷限在對服飾, precisely, 對名牌的執著.
其是購物狂很多都是幻想家, 藉由"買了什麼"來達到"什麼會有多美好", 來平衡因為現實煩悶所帶來的不美好.
例如果汁機--- 買的時候覺得每天睡醒聽著收音機給自己榨杯柳丁汁是perfect start of a day.
眾多香料/書本/化妝品--- 工欲善其事, 必先利其器.
茶具茶葉--- duh, 這是英國啊.
聖誕飾品--- 在布置好的家中慶祝聖誕, 賓主盡歡.

但是, 當我自己已經感覺到不對勁, 自覺過火了.
周遭的人紛紛也感到不對勁, 奉上勸告問候.
甚至銀行顧問都感到不對勁, 以為是被盜刷.
此時便當曉, 我有病, 購物狂熱.

Mlle. Fox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在我兀自病得不輕之際, 德國紅極一時的章魚保羅壽終正寢, 就各方各面而言, 不能說是安祥的.
畢竟新聞很是轟動.
畢竟他的晚年生活好不得安寧.

記得還在德國時, 我跟朋友a君有過以下玩笑.
那是夜半msn, 他說他被我"模仿被砍頭死屍"的profile pic嚇得睡不著, 然後呼籲我不要去看保羅, 說我的重度黑眼圈會讓它有個sleepless night.
"Please don't make it panda octopus!"他呼籲.
啊哈哈, 多可愛! 我一定要把它變成熊貓章魚!!
不要啊, a君疾呼, 保羅它還有一年半載能活, 要被妳嚇到, 半載都沒了.

嗚呼! 昔日的笑語, 今載已實現了.
我當然是有去看保囉, 廣義而言是看了兩次, 狹義而言, 半次吧.

第一次是跟zalacata一起.
因為保羅觀瞻區擠滿了人, 所以我們是逛完了整個水族館才繞回去.
無奈繞回去了還是不見保羅, 只聽見一群孩子問著解說員.
解說員指著水族箱一角, "它大概是太緊張, 或者是睡眠不足吧!"

第二次是與小j.
保羅還是瑟瑟躲在角落, 從水族箱的玻璃窗基本上只看到一隻眼.
罷著窗前位置的是群講西班牙語的遊客.
相機喀擦喀擦地猛拍, 閃光燈閃得完全"懶得裝做只是意外".
解說員顯得很無力.
告知了幾次請關閉閃光, 但人家七八位遊客的聲音明顯大很多--- 且歐洲這種繁文縟禮之地, 也不能揪著他們扔出去算了.

慘不忍睹.

我不知道保羅是否在水族關熄燈後, 方能一展"八"軀地悠遊.
也不知道, 水族館館方是否在知道他們的章魚天天躲在角落後仍沒考慮過是不是讓它終止"見客".

保羅的死訊, 在各方各面都只是個印證.
人怕出名豬怕肥.
以及, 壓力果然傷身.

Mlle. Fox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今年回到蘇格蘭小鎮後, 一直病病恙恙, 逢三天喉嚨痛, 逢五天發小燒, 歸來怨去也只能說是天氣不好.
可是, 是真的那麼冷嗎?
我怎麼不記得我去年十二月不到就已經穿出最好的一件大衣? 此時就祭出"法寶", 彼時豈不凍死?
何況路上行人每五個就有一個大露整條腿, 從小踝到大腿跟都只是薄透透的黑絲襪, 只有感嘆, 我的確是老了啊...

上禮拜生的是繼胃病之後最重的病了. 症狀跟腸胃炎無異, 就是比普通的腸胃炎多了四五天, 多了腹部絞痛, 多了高燒不退...
拒絕去醫院的我(i.e. 習慣家裡有醫生的我), 獨居國外, 陰暗濕溽, 整個星期便是在昏睡中度過--- 發燒燒得四肢雖痛, 翻書都翻不動.

病發第一天只有普通的腹瀉發燒, 昏天黑地地燒過一夜之後以為只是普通有助於減肥的腸胃炎, 隔天早上在病懨懨地看完寫有紅豆湯圓跟客家小炒的網誌後, 大概是受到刺激, 中午忽然有了精力, 迅速打包了中餐--- 鴨牛豬加炒飯炒麵, 只差沒有湯了.

咳, 殊不知那正是所謂的迴光返照.
兩個小時後, 我的肚子痛呀痛地, 廁所呀跑呀跑地, 這是我第一次得到肚子會痛得腸胃炎, 也是很少經痛, 甚至不確定什麼算是經痛的我, 難得體會到所謂"自認"跟經痛類似的感覺.
曾經看過有男生寫到, 腸胃炎就像便秘加經痛, 我想, 就是這樣了.
(姑且不論他從何得來此感...)

因為慶祝周年, 晚上小j帶我去吃晚餐.
雖然知道我抱病, 但他已經秘密訂好高級餐廳, 在他不想放棄計畫之下, 以及我不想放棄機會之下, 我的腸胃將面臨繼胃病最慘列的磨難.

開胃菜是小麵包片配綠橄欖和辣番茄丁, 然後前菜我點了某種魚與馬鈴薯合成的濃湯, 附上奶油及麵包. 目前為止勉強都能應付, 吃了也食之有味, 是還能好好品嘗的階段.
主菜點了起司火鍋, 一大盤上還有龍蝦, 鮭魚, 明蝦.
還有一瓶白酒.

起司是要用手工麵包去沾的, 已經吃了很多麵包地我決定先往鮭魚進攻.
吃了一塊, 嗯, 沒味道.
嗯..., 或許要配起司?
接著是龍蝦, 嗯, 舌頭麻麻的.
是很燙嗎?
小j插了塊麵包給我, 說很香, 是手工的.
咬了咬, 苦苦的.
只有白酒, 喝起來很是甘甜.
只是有些刺激, 經過腸胃時可以感受到一陣熱流.
然後, 不久後肚子開始痛了.

整個晚上循環於故做鎮定, 坐立難安, 跑廁所, 坐定, 然後再度得故做鎮定...
我無精打采地戳著食物, 撥了三分之一給小j後, 看著剩著的想說這麼少的量, 也只是幾口之間...
然後跟小j討論過兩人嚐到的味道後才知道, 原來我的舌頭也病了...

吃到最後, 我們是最後一桌客人, 很反常地連"觀察到別桌看起來很好吃"的甜點也沒點.

晚上又發燒了, 以為得了瘧疾, 半夜縮在床上research了不同的腸胃炎.
好似是食物中毒, 不潔的海鮮引起的.
想到我一整個禮拜所食, 從冰箱中放的有點久的蝦子, 到發病前一晚吃的海鮮pizza, 只想, 好在不是瘧疾, 以及, 再也不想吃海產類了.

吃了藥, 隔天睡了一天.
晚上燒到脫水.
被電毯跟棉被層層裹著, 夢中都在掙扎.
醒了又塞了幾顆藥.

小j正式開始照顧我.
先幫我冰敷, 之後又買了退燒用的貼片, 以及補充電解質的運動飲料.
這麼一過又是兩天.

胡亂塞藥, 半步不離床, 擔心著不去上課的進度, 以及因為肚子痛引起的神經衰弱--- 那真的是一種很恐怖的感覺, 因為已經知道會有多痛, 所以稍微感到什麼點風吹草動整個人就已經全副武裝地心驚受怕了. 


然後, 不可思議地, 我康復了.
(雖然一個禮拜後改顳顎關節發炎了...)

Mlle. Fox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Oct 20 Wed 2010 10:12
  • 獨居

雖然由我這個, 從不自己進餐廳, 和看到老人家獨自吃飯/喝下午茶會想哭的人來說, 可能缺乏了點說服力, 不過自己一個人住的感覺真的很好!

雖然我不能在看到什麼的時候立即分享, 雖然我吃飯的時候只能對著電腦, 雖然我上廁所洗澡洗頭洗臉的時候總是害怕.

不過我愛什麼時候吃就什麼時候吃, 愛煮什麼就煮什麼, 愛看什麼就看什麼, 家裡亂得再沒序, 我舒適就好.
而且時間運用全權在我--- 並不是說我就真的不浪費時間, 但我總是這樣, 非得跟外界隔絕(自己一人兼戴上耳機時)才能好好專心讀讀書, 或者沉澱寫寫文章.

Mlle. Fox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Oct 20 Wed 2010 10:10
  • 氣氛

活到了某個程度, 就會明瞭, 男女關係其實不是那麼浪漫, 那樣非你不可.
拿接吻來說, 只要適當的時機, 適當的比不討厭再稍稍喜歡一點點的人, 加上適當的氣氛, 那樣一個吻其實是很難抵擋的.
而愛情之所以為愛情, 就是在氣氛散去後, 還能相依廝守.

(那沒有情的愛, 只是歡愛, 按照社會學派說法, 這都寫在我們的基因裡了.)



---------------------------------------------------------------

還記得高中時聽老外說, 第一次約會結束後能不能成功接吻, 代表著對方喜不喜歡自己--- 第二次約會有沒有著落.
那時只覺得, 好開放啊!!!!!!!
我自己還覺得交往滿三年才接吻一點都不為過呢~
當年真純情(遠目)


Mlle. Fox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明報專訊】 文 阿果


這次我所挑戰實驗的,是一個由facebook、msn和手提電話構成,半實半虛的國度。


兩個多星期來,我一直嘗試堅持,沒瞥過facebook一眼,也沒在msn露面過一秒,手機也徹底關掉。

我將其視為一種實驗,以自身的感受、思想作記,刻畫這三件「物件」,以至於虛幻世界與我的關係。

過程、結果

兩星期之初,我先把iPod Touch裏面facebook的app刪去,因為這通道的存在標誌那facebook世界的觸手可及。呃,我必須以認罪悔疚的口脗來承認自己的心癮﹕我以往每天讀news feed不下數十次——未必是真的在讀,但不瞥一下心裏總是有所缺欠,這,為之癮。瀏覽facebook已經變成比喝水更為牢不可破的習慣,或心癮。

沒有facebook,我開始收不到好些約會的通知,也無法得知其他人(容我偏執地以「人」來代替「朋友」)的近况;沒有facebook和msn,我失去跟好些人——其實是大部分人——的聯絡。嘿,不妨想像一下,如果下一秒鐘,你的facebook、msn、手機的contact都完全蒸發,你可怎樣做?還有誰的電話、email地址能夠一直留於腦海?你的男女朋友呢?你家的電話呢?)

沒有facebook,最多是把自己的群體性散失,但沒有手機,帶來的不便卻讓我在往後不斷猜想,究竟手機未興起時,日子是怎樣過的?當我出門時決定把手機獨留家中時,也許出於褲袋裏空無一物,心頭不期然顫動,即使把紙巾等形狀與手機相近的物件塞進褲袋,鬱悶仍揮之不去。這是缺乏安全感的證明。

原來沒有手機,你會被迫準時,再沒有「唔好意思我要遲五至十分鐘」的權利。你要早早跟友人約定集合的具體位置,愈詳盡,愈好。原來是手機,把我們的決斷力,以及準時美德,一同抹殺,但我們責無旁貸。

這兩星期,不用每天誠惶誠恐不停翻看facebook讓我的工作變得順利,回家後不必亮著電腦讓我有更多時間跟家人相處傾談,路途中不必提起手機讓我的腦袋放空,仔細思考從前不會觸及的事情。

限期屆滿,重回facebook世界,我頗有剛去完長旅行回港的錯亂感覺。無法跟上別人的話題,反而輕鬆自在。起初我以為別人定會知道自己消失了一段長時間,facebook會擠滿notifications; msn會滿是offline message;電話會盡是未覆短訊。但原來不﹕facebook的notifications只有區區幾個;msn的offline msg全是病毒留言;手機短訊倒是有幾個,但錯過了又彷彿無足輕重。原來這些存在感的證明,從來都不能依賴別人賦予,只是自己加諸自己身上。比方說,當你活躍於facebook世界,不斷在別人相片、note留言,notifications自然就多,你也自然有種濃厚的存在感。

於是我開始對這些事物產生太膩的感覺。我不會從此脫離這個世界,只會任性地維持抽離。同時也逐漸抽離地檢視身邊依舊沉迷虛幻世界的你們。

討論﹕

上下班的路途上你反覆按著簇新的iPhone4屏幕,咀嚼facebook的每一個字;你跟不相干的路人在msn漫無目的聊天。在公司、學校、餐廳、客廳、房間,你都嘗試用這些「物件」搪塞生命的每一寸空白。你討厭空白,討厭游手好閒,討厭孤獨,於是裝作色彩斑斕,裝作忙得不可開交,裝作了解身邊人的一切。

但你忽略了空白的意義。就在你在家用msn跟人搭訕時,你父母的華髮稍稍冒出長成;就在你在餐廳用sms跟別人展開漫漫對話時,你忽略了坐對面那人的感受。你以為facebook拉近人與人之間的距離,但原來它不過拉近你與某些原來不相干的人之間的距離,並與此同時讓你跟其他原來親密的人漸行漸遠。你用facebook令自己結交了一百個所謂朋友的同時,你用facebook背棄了好些以前熟悉的舊人。

你在facebook竭力去裝出一個形象,或交遊廣闊,或與眾不同,然後你的一舉一動就是往那終極目標進發。於是你開始為有多少人跟自己說聲生日快樂而惴惴不安;你開始在網上搜羅文 章來突顯自己的形象;你把自己所做的每一件事都在上面跟他人匯報;你以為facebook不過是一個由日常生活延伸的舞台,但它已然成為你生活舞台的全部。

也許一切都是條件交換。你把自己的一切事情裸裎人前,來換取別人也如此赤裸地展示身體。但為何你要向這些不相干的人赤身露體,而對更多真正關心你的朋友、家人封閉自己呢?

你的心明明只想充當你的私人廁所,讓你閒時走進去發泄情緒、寧靜獨處,或是汲取靈感,為何你偏偏要犯賤地把它改裝成藍色的流動公廁,中門大開地歡迎別人侵佔,並放下糞土濃痰呢?他們不過將你的心單純地當作公廁,用作排泄,用作交換是非,完成後便拔足遠離。你卻因應這些公廁旅客的要求而裝修 這座私人廁所,為它塗上你最討厭的顏色,放置最讓你反胃的皂液,以求讓最多的人擠進來,把廁所弄得傷痕累累。

借用卓韻芝的新書書名,你•的•心•不•是•公•廁。


Mlle. Fox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