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繁體字與簡體字之爭又沸沸揚揚地吵起來了!
其實, 隨著大陸經濟的起飛, 簡體字已經變成一種趨勢, 擋也擋不住.
但那畢竟只是一種工具, 不但有失文化的傳承, 更不能這麼登上"正統"之位!
中國文字的傳承, 從小篆, 隸書, 楷書..., 終於在宋朝定型, 沿用到今日.
六書, 特別是造字法則-象形, 指事, 會意, 形聲是我們的特色, 也是之所以美的地方.
那大陸地區直到民國, 毛澤東為了啟迪民智, 增進識字率, 所以才不顧專家學者的建議, 全面改用簡體字.
大部分的簡體字都是刪減筆劃, 或改成簡單明瞭的形聲字. 更其甚者, 便是"假借", 例如"乾"以"干"代替, "麵"以"面"通用.
大陸人口眾多, 為了盡快增進識字率, 這麼做或許有其必要性, 但卻也失去了我們造字法則的意義了.
再者, 學習簡體字只是一種"簡便"的捷徑.
也許是時間真的很寶貴?
所以近年來在國際間如雨後春筍般冒出的中文學校, 紛紛都以簡體字教學, 雖然比較簡單, 也不失其實用性, 但學的可真是一點兒也不到家!!
而這樣子的中國官方, 居然擅自把簡體字擺在正統了, 實在是短見!
(想必跟"一個中國""兩個中國"有關)
無論是國勢或者經濟, 都不能等於文化.
只因為"方便"或"簡單"等理由, 就將經過時間淘煉的文字的地位輕易取代, 這不是很荒謬嗎?
光是每個字背後的內涵, 就差十萬八千里了呀!
所以我認為, 儘管是對岸人民, 也不要放棄學習繁體字, 否則, 這將造成文化的斷層!
反過來說, 我們這兒也一樣.
我有時會覺得, 我們國人是不是太沒有國際觀了.
當全球五萬多人連署, 要聯合國別立簡體字為正統時, 我們台灣居然只有幾百人參與.
根據民調, 我們過半數的國人也不認為簡體字在國際間的通用, 會造成台灣"國際邊緣化".
"台灣還不是生存的好好的嗎?" 這麼說的同時, 其實我們的人民已經與運轉中的世界脫軌了!
而我們的政府領導者就更不用說了, 只會不停地將"簡繁"與"統獨"畫上等號, 大玩政治議題!
文字不是有人會就好, 而是要普及化, 這才是the point.
如果最後最後, 繁體字只剩我們小小島上幾千萬人會, 而十幾億人的大陸和世界全都使用簡體, 那繁體字不也就慢慢地死去了嗎?
這無關政治, 卻緊繫文化, 擁有同樣文化, 共屬中華民族的兩岸, 怎麼不多想想呢?
另外, 我曾看過對岸學生寫的文章, 是要我們別歧視簡體字.
這我同意.
畢竟, 就像英文日文, 簡體字也是工具, 在這樣競爭的時代, 不但沒有打壓或瞧不起的必要, 我們更要將之熟用.
話說到底, 多學總是不會吃虧的.
- Apr 12 Wed 2006 09:53
繁體字! 簡體字! Set...FIGHT!!!
close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