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話說在三年級開學時, 我曾大膽的請過十幾天的假, 翹掉第一次段考與不顧即將來臨的學測(那時留學未定案, 目標是拼國立大學), 不知死活地出國旅行.
其實我當時非常地猶疑, 不知道該不該冒險, 但最後還是不抵捷克的誘惑, 屈服在對異國風情的嚮往下.

要是其他國家我可能還有點抵抗, 但是我對捷克卻有莫名的遐想---
首先, 他們有木偶, 這滿足我對神秘玩偶的嚮往.
其次, 他們有jocker(其實不確定, 只是曾在某mv中看過...), 滿足我童年時的恐怖回憶.
第三, 很中世紀.
第四, 捷克的手風琴旋律很好聽~有種神秘中帶著悲哀的感覺!(每個國家地區的手風琴旋律都有不同風味.)
(看不懂? 請參考嘉年華 馬戲團 女巫)
就這樣, 因為簡簡單單又有點詭異的理由, 我帶著令人不解的憧憬與爸爸, 媽媽, Zalacata揮別努力準備段考的Nilroth搭上飛機.

那時我的blog還沒誕生, 也沒有寫遊記的習慣.
等一個學期後我有念頭寫寫時, 已經忘得差不多了!:(
只剩下在非常非常快樂或印象深刻時留下的片段記憶.
當時很熟的中世紀歷史也在將近一年後的現在煙消雲散了...;(
最近回憶時, 發現我對奧地利-捷克之行的記載僅僅於男色PLAYGIRL2篇時, 我覺得這樣顯的我好像很色?!(羞~)
不..., 我是說, 這樣不行, 難道要讓我剩下來的一點點回憶隨著時間消逝嗎?
那麼前言就到此為止, 以下是正文...雖然只是很零落的個人回憶.



這是哪兒呢, 這是聯合國遺產之一, 中世紀的文化瑰寶---庫倫洛夫(Cesky Krumlov).
因為我很差勁的照相技術, 所以只好放地圖讓大家欣賞.
這條河是叫Vltava, 是捷克的"國寶河", 把小鎮分成左右兩區.
左邊是舊城區, 右邊是城堡區.

我到達這兒得當下, 就愛上這裡了.
因為當天才離開奧地利, 對比的感覺相當深.
奧地利當時好像天氣不太好吧, 這裡是艷陽高照.
奧地利的建築華麗, 湖景碧綠; 這兒是建築可愛, 小河潺潺.
奧地利人比較高傲, 只肯用德語交談; 這裡的居民熱情友善, 不只英文, 連日文都勇於嘗試呢~(因為很需要觀光收入, 自然也就不排外囉!)



這兒就是舊城區的市政廣場, 這是我抓來的某張照片.
照片只是為了幫助進入情境, 所以還是要找"照相技術佳"的比較好.
而且翻遍我的照片我才發現...原來我沒照全景照呀:O!

我說的故事, 便是圍繞著這個廣場.
廣場周圍繞著一圈可愛的房子, 大多是餐廳跟紀念品店.
幾幢房子間會有一條小巷弄, 走進巷弄各是一番奇趣.
有的通往城堡(現在是旅館), 有的是很道地的木偶店跟水晶店, 有的是教堂...
踏在石頭鋪成的街道, 我的靈魂已神遊在中世紀.

我們中午就到達了, 於是就在廣場旁的餐廳(藍色那棟)吃午餐.
那邊的服務生人很好, 長的很帥, 跟我們有說有笑.
這對剛從冷漠的奧地利離開的我是一大感動:)
結帳時, "dozo?"他用日文說了一聲請, 微笑很燦爛.
雖然說"請"很奇怪, 但說日文也不對.
我們連忙糾正說我們是台灣人, 他用燦爛的笑臉回應, 似乎不認得....

在我們還在餐廳吃甜點(蜂蜜烤香蕉)時, 旁邊的廣場舞台上(圖的最右邊), 有一組band開始演奏.
樂器大概是木吉他, 小提琴, 大提琴, 口琴, 曼陀鈴, 西塔琴等等搭配組合.
類型是鄉村音樂跟傳統民族音樂, 都是我喜歡的類型.
(我有拍一些演奏的片段, 但是由於攝影技術頗差, 看了只會讓人頭暈想吐(試驗者: Mlle. Fox), 所以也不放上來傷害大家的眼睛了.)

從音樂開始後, 人群便漸漸往廣場移動---此時在舞台與中間圓形紀念碑之間是擺滿長凳子的.
一組band結束後下一組就會接著上去, 台上台下都是當地的居民, 我們也興奮的跑去聽...
可惜不敵炙熱的太陽, 半個小時後我們就離開了, 跑去城堡區避暑了.

城堡區都是石頭, 而且迴廊有屋頂, 所以比較不熱"一些".
那兒有壕溝, 但是水放掉了, 裡頭養著熊, 是古代延襲下來的習慣.
那熊小小隻的很可愛, 懶懶地趴著曬太陽, 目光放空, 實在是非常難想像當敵人攻進壕溝時牠要如何保衛城堡!
我跟Zalacata開心的對牠唱起disney的Bare Necessities跟No Way Out:)
(兩首歌的主角都是熊!)


opps~抬頭一看, 二樓有熊在探頭:>
熊深深融入當地文化中!(這張就是我們拍的了~)


乍看之下很涼爽的城堡中庭, 走在筆直向前的小路的感覺很好, 有種期待前方盡頭的感覺!

這裡因為石材很少, 從外地運又很貴.
愛美的古人變想出好法子---用畫的!
所以這些照片上的每棟房子和城堡, 上面的磚頭, 石塊, 紅色綠色藍色黃色咖啡色等等, 甚至陰影效果都是畫上去的!!!


另外我還看到一位令我欽佩的少年.
他好像是獨自旅行, 帶著很專業的攝影用具, 在美麗的石橋上專心的攝影... 散發出不同於其他觀光客的氣質, 而且馬上吸引到我.
(記得以前在北海道我也很欽佩一位帶著相機獨自旅遊的日本老爺爺.)
基於我的信念-"要拍就拍人, 風景怎麼拍也沒有明信片好看", 我決定要幫他留影.
但是周圍走動的觀光客太多了, 害我總是取不好景...
這個本來已經放棄的願望最後還是達成了---在後來回廣場時, 藉著幫家人拍照錄影時, 我成功地"順便"捕捉到恰巧坐在一旁的"攝影少年"的身影.(為了讓大家對少年保有美好又神秘(?)的想像, 我決定不貼照片:p)

這時已經傍晚了, 音樂會中場休息, 廣場上一片靜謐.
紀念碑上零散坐著幾個人, 昏黃的空中有一群雁子飛過.
看著天空, 我又想到幾百年前...
我太愛這種感覺了, 身處在時間的洪流中, 感受著對悠久歷史的冥思.

那音樂會不知何時又開始了, 持續到晚上9點左右仍沒有結束, 人潮-居民與觀光客, 坐滿了凳子與圓形紀念碑四周.
附近的的餐廳和啤酒店的生意也旺了.
不愧是把酒當水喝的民族, 不但人手一杯, 連小孩子(國中生?)也一樣.
吃完晚餐, 爸爸拿著兩杯啤酒, 帶著我跟弟弟坐在紀念碑的邊緣.
這時太陽已經下山了, 晚風微微吹著, 在吉他聲, 歌聲與笑聲交織的廣場, 一片熱絡, 一片溫馨, 頗有世外桃源之感.
這便是我所追求的小鎮風情呀!

結束這美好的一天的是, 在廣場上, 有當地的學生(13,4歲)來找我跟弟弟玩...(我們沒有說話, 因為語言不通.)
玩法是傳一顆"隱形的球", 他們剛傳給我時, 我實在是一頭霧水.
不過三秒後, 我做出一個"跳起來接飛球"的動作, 搏得一陣歡呼後, 我就抓到竅門了---動作越誇張越好.
例如有個非常可愛的捲髮小孩(性別不明), 就用單腳花俏地耍了一陣"根本不存在的球"才丟出.
聽起來好像沒什麼, 但對迷戀外國小孩的我而言, 他們願意跟我玩真的是值得放起煙火的大事呀!;)

從此以後, Krumlov就成為我最想移居的地方.
我喜歡很多文化, 很多國家, 但是我最想再來一次的是這裡, 可以的話, 我也想搬到這裡.(雖然, 我真的不想學捷克文...)
我喜歡這兒的人民, 這兒的音樂.
我喜歡從閣樓小窗子透進的晨曦.
我喜歡坐在石橋邊緣吹風, 俯瞰村莊跟流水的感覺.
我喜歡紅色屋頂的房子在不同時段下閃著不同顏色的光.
我喜歡little town, 沒什麼變化, 但很可愛!
(just like Beauty and the Beast or Cinderella of Disney...though they were French.)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Mlle. Fox 的頭像
    Mlle. Fox

    Wheat Field with Golden Sun

    Mlle. Fox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