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我們看完歌劇魅影了. 趁著記憶猶新感覺仍在, 趕緊打下來.

我一直無法整個人融入劇情, 照理說, 扮演不只是戲外也是戲內的劇院觀眾, 我的感覺應該要更強烈. 事後想想, 原因除了對劇情太熟之外, 就是舞台太小了! 不僅如此, 演到第九幕時, 由於技術問題而間斷了. 不過這沒什麼大影響. 我倒想能不能利用這個意外當藉口要求跟1/24那場意外(弔燈因跳電而砸不下來) 一樣的的賠禮-意外驚喜-跟演員見面.
當然不可能.

演員部分啊, 2位經理-Andre跟Firmin, 首席女高音Carlotta, 教導芭蕾舞的夫人Madame Giry一樣是我喜愛的角色.
Madame Giry手上拿著長長的柺杖, 不時往地板敲一下, 驅趕芭蕾舞群或2位經理, 就像羊群中的牧羊人般!

Meg, 我一向喜歡更勝Christine. 長相甜美, 在原班人馬版聲音清新, 在電影版有點沙啞, 是我十分喜愛的音色. 可惜台上這位有點老了.

至於女角Christine我就不多做評價了, 一方面也是太老, 另一方面就是, 無論是誰都很難取代莎拉布萊曼年輕時那清麗脫俗的聲音, 連現在的莎拉自己也沒辦法呢!

Raoul是個我從沒喜歡過的角色. 魅影的情敵, 就是這麼回事. 看過電影後厭惡感更增加了: 長相討厭, 金色長髮, 鬥劍還贏魅影. "小白臉一個!" 我恣意地覺得.
不過, 這也許是我第一次喜歡Raoul這個角色吧! 不是因為唱功, 只因為John Bowles的音色, 瞬間我就被他吸引住了. 帶著鼻音, 他的音色非常"年輕", 就像法文版悲慘世界的馬里歐! 最棒的Raoul當然是Michael Ball, 而John就是第二了(反正我也不喜歡別的Raoul)!
John不怎受好評, 大家說他長得怪, 聲音也怪!
我個人覺得他的聲音充滿了我所謂的"年輕氣息", 該表達的也表達的很好.長的又可愛, 乍見我覺得像木偶(笑的很燦爛的他, 看起來有點不真實), 後來覺得倒像小美人魚中的王子! 這也許是昨天我最喜歡的角色!

Phantom是由Brad Little飾演. Brad唱的出乎我意料的好! 我原對此批不抱太高期望, 程度就設定在劇匠魅影左右. 但Brad十分有魅影的氣勢, 各種情緒詮釋也很不錯, 加上高大的身軀, 魄力十足呀.
Zalacata說"他是繼Crawford後, 第一個有笑的!"...這可要內行才聽得懂:)
Brad在我們的Phantom排行僅下於Michael Crawford(原唱者)跟Steven(預定中的原唱者).

48座環繞音響, Phantom的聲音忽左忽右. 自動彈奏的鋼琴, 不時射出幾到閃電, 還會火球攻擊. 舞台正方, 雕像後方, 無所不在.
弔燈掉下前, 天使雕像往下降, Phantom居然就在天使背上; 在墳墓那景, Phantom忽然從十架後方出現; 唐璜那幕, 一道閃光, Phantom連同Christine一同消失; 最後在一面黑布下失去蹤影.
Phantom"非人也" 的魔力, 讓覺得"he's not only a man" 的我覺得滿足:)!

有幾幕是印象深的.
在第一幕眾人各收到魅影的信與第二幕劇院向魅影宣戰這兩處重唱, 我覺得十分有意思.
以Andre, Firmin, Carlotta, Raoul, Meg, Madame Giry為主, 還有一些人. 每人心中想法不同, 掛在臉上的表情迥異, 演員細微地詮釋出他們的內心. 儘管是各唱各的, 但聽起來又很搭, 不和諧中的和諧, 這是最棒的!

小小的提一下一段逗趣的劇情: 排演漢尼拔的時候.
漢尼拔將軍(就是那位Carlotta的愛人)唱"Rome"這個字時, 一直發音成"ro-ma". 站在後頭一個排戲的人(導演?)不斷地提醒他是"romm".
後來終於唱對了, 他不但加重語氣, 還回頭示威性的望一眼.
沒想到下一句又唱回"ro-ma"了!
真是位可愛的漢尼拔將軍呀:)

Christine首次跟Phantom到地底的那幕. 藍色的乾冰布滿舞台, 代表湖水. 高高低低的燭臺隨著音樂自動滑上舞台, 後方的鐵欄放下一半, 一景神秘的地底湖就這樣出現了.從遠遠的地方, 一艘小船慢慢划近, Phantom帶Christine來到他的世界. 整個畫面既朦朧又神秘, 搭配主題曲之一-The Phantom Of The Opera, 哎, 所謂的如癡如醉就是這樣吧!

弔燈砸下來的那幕也不錯(除了燈有點小). 雖然坐在A區, 但弔燈不是在我們頭頂正上方, 而是在更前幾排. 掉下來那幕弔燈滑向舞台(不是我們頭上), 從我們的位置, 看的很清楚, 視野角度相當好! 整體感很有"哇!!!"的感覺. 就此, 第一慕落幕.

特別一提的是, 背景做得很逼真喔! 舞台乍看讓人覺得深深淺淺的, 好像有很多層. 背景雖然是畫的, 但立體感十足. 營造出舞台很"深"的感覺! 至於寬...那沒辦法, 畢竟就是太小了!

The Point Of No Return, 我最愛的一景.
這批劇組的詮釋方式跟我之前聽過的不怎麼一樣. Phantom跟Christine音與音之間唱得沒那麼黏, 有的地方是斷音. 比較的話就是, 電影版的感覺多一分渴望, 多一分迷離, 多一分纏綿, 兩人像早已互相吸引, 卻又彼此逃避, 歷經長久終可合而為一; 巡迴團則是熱情無比, 彼此掌握著對方, 吸引著對方, 像對正在調情的愛侶.
Christine給我的感覺是, 她沒像電影裡那樣, 靈魂不自覺地被Phantom牽引著, 深深不可自拔.
在這首歌一唱完, Christine立刻以迅雷不及掩耳之速把Phantom戲服的斗篷帽子掀起(面具還在臉上)---這讓我覺得, 這時的Christine神智大概相當清醒吧!

最後一幕, 當Phantom決定讓Christine跟Raoul走. 但不久, Christine又跑回來將一枚戒指(好像是Phantom送他的?)還給Phantom, 這時..., Phantom握住Christine的手, 深情地唱出"Christine I love you..." 多動人!!! 可是Christine只是快速得抽回手, 與Raoul一同划船離去.
舞台設計的很好, 絕望痛苦的魅影後方, 一道鐵欄隔著, 是幸福正離去還唱著情歌的愛人. 這種對比, 深深地刺痛了我的心! 難怪我以前就討厭Raoul!不過由於演員的關係, 我沒有討厭他. 這讓我覺得格外的傷心(因為不能用仇恨蓋過吧!).

傷心歸傷心, 來點小道消息吧!
話說有本韋伯傳叫魅影與貓(Cats On a Chandelier), 其中曾說到魅影有性壓抑, 也就無法擁有"joy of flesh"(歌詞提到).
那...,魅影房間內仿Christine做的人偶, 莫非是充氣娃娃???


The Point Of No Return
這是1986原班人馬, Sarah Brightman & Michael Crawford
現在已經看不到的夢幻組合...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Mlle. Fox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